古柯尔克孜人的历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56226
颗粒名称: 古柯尔克孜人的历法
页数: 3
页码: 6-8
摘要: 柯尔克孜族历史学家艾尼瓦尔·巴依图尔根据我国唐朝的文献及其他历史资料,在谈到柯尔克孜族的文明史时写道:柯尔克孜族是突厥民族中最早运用较为完整的日、月、季、年及十二生肖历法的民族。当时,柯尔克孜人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三个月为一季,并用十二种动物的名称作为每年的名称。这十二种动物在纪年时排列顺序是: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

内容

柯尔克孜族历史学家艾尼瓦尔·巴依图尔根据我国唐朝的文献及其他历史资料,在谈到柯尔克孜族的文明史时写道:柯尔克孜族是突厥民族中最早运用较为完整的日、月、季、年及十二生肖历法的民族。当时,柯尔克孜人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三个月为一季,并用十二种动物的名称作为每年的名称。这十二种动物在纪年时排列顺序是: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
  关于柯尔克孜先民们创造十二生肖纪年法,还有个优美的传说:
  很早以前,有个柯尔克孜汗王率兵打仗,打了几年仗,有胜也有负。他想把这些战争记录下来,传给后代,作为经验和教训,但是由于无纪年法,实在无法记录。于是,他召集群臣,想创造一种纪年法,让群臣出主意。满朝文武,齐集一堂,各抒己见,纷纷献计献策,最后一致决定以动物名称纪年。
  汗王号令臣民百姓都到河边围猎,将各种动物都赶到大河边,并将它们同时赶下水去。有十二种动物游到了河对岸,以此先后决定这十二种动物纪年。其中老鼠小巧灵活,第一个上了岸,就排在首位;猪最笨,游得最慢,最后一个上岸,就排在末位。
  为庆祝“古代文明之花”的十二生肖纪年法的诞生,千里草原一片欢腾,举国上下,臣民共庆,各种庆祝活动进行了整整四十天。
  这一发明,很快就为邻近各部落、各汗国所接受。而首先接受的就是与柯尔克孜族有着友好往来的我国中原汉族。汉族用的干支纪年法,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使这枝古代文明之花越开越艳,香溢四洲。
  在生肖纪年的基础上,柯尔克孜人又进一步将一年定为十二个月,三个月为一季,一个月分为三十日,并用以指导农牧业生产。星期的概念,在古柯尔克孜人中是没有的,只是在他们接受了伊斯兰教以后,才开始使用。古代柯尔克孜人把每年的一月称为羊羔月,因为一月接羔;将二月称为大羊羔月,因为二月羊羔长大了一些;将三月称为大月,因三月春暖花开,牧草发青,羊羔长大了,长肥了。这些名字的叫法,都与他们从事的生产有关。在唐代,住在叶尼塞河流域的古柯尔克孜人已知道二月播种,在二月前做好播种的准备;九月收获,在收获前准备好谷仓。
  古柯尔克孜人,对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解释。如他们认为牛年多战事,因为牛喜欢顶仗;鱼年多雨水,谷物牧草都会丰收,因为鱼是生活在水中的;虎年多寒冷,大河的水也有一半要结冰的;鼠年多干旱……他们根据这些不同年份特征,做出相应的准备。直到现在,柯尔克孜人除用国家统一使用的公历纪年外,还继续使用十二生肖纪年法纪年。他们过的民族传统节日——诺鲁孜节,就是按这种纪年法推算的。柯尔克孜人生孩子计算年龄,也是以十二属相来计算的。甚至为新生儿起名字,也要与属相密切相关。如鱼年生的女孩,名字后边多加“百丽柯孜”(鱼年的姑娘);牛年生的男孩子在名字后边多加“克郎”(牛)。
  在以十二生肖纪年的基础上,柯尔克孜人又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这十二个月是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以及日食、月食、流星等天文现象来划分并以十二个星星的名字命名的,它们是:一月(库喔孜)、二月(约吾孜)、三月(阿日阿尼的尔)、四月(古朱克)、五月(阿尔斯拉尼)、六月(斯尼布列克)、七月(塔日阿扎)、八月(恰孜阿尼)、九月(加阿)、十月(乌拉克)、十一月(克不尼克)、十二月(巴勒克)。
  这种纪月的历法,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之后,柯尔克孜人又改用以动物名称及星星、月亮的运行情况纪月,它们分别是:一月(加力阿尼库尔阿尼)、二月(奇尼库日阿尼)、三月(布诃)、四月(台克)、五月(乌力加)、六月(巴西奥纳)、七月(阿牙克奥纳)、八月(托吾孜尼阿农)、九月(皆提尼阿衣)、十月(白西地尼阿衣)、十一月(玉奇地尼阿衣)、十二月(比尔地尼阿衣)。
  显然,从这一历法的改革,足以说明古柯尔克孜族人已将历法运用于农牧业生产。
  柯尔克孜人不仅创立了十二生肖纪年的历法,而且还积累了不少的天文知识。由于他们生活在幅员辽阔的地域,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经常游牧于无边无际的茫茫草原之中,要靠观测天象来辨明方向,找到所要去的地方,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关于星空(宇宙)的知识。如今一些山区草原上的柯尔克孜人在秋夜,靠看北斗星在天空中的方位来轮换值班,护羊守夜。若长庚星(太白星)一出来,柯尔克孜牧民就把牧场上的牲畜赶回圈里。柯尔克孜旅行者夜间行路靠观察北极星分辨方向,他们看一看每个星座的位置,就能正确区分每夜的更次,还能预测天气。这些知识,都是从长期的观察中得出来的,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柯尔克孜族有着古老的民族文化,这不仅表现在民族文字和语言上,而且还表现在柯尔克孜族有着文明的进步史。根据史书记载,至迟在9世纪,柯尔克孜人已经用铜、金、银制作非常精美的铜壶、铜盘、手镯、耳环、戒指、银扣等工艺品和装饰品,大约在玛纳斯时代,柯尔克孜人就有了较先进的兵器加工技术,如火药枪(阿克开力台)、土炮(恰哈尔)等。同时已有了防箭、刀和火药的军服。
  柯尔克孜人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有传统的民族医药,在与疾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具有独特的民族医药体系和治疗法。尤其是流传于民间的药方,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部分秘方由于没有用文字记载下来,已逐渐失传了。就现在流传下来的用“莫约日约克苏”(从一种树上渗出来的液汁)治疗外伤、过敏性皮炎都具特效;用狼的胆囊、熊油治疗高山常见病也有一定疗效。
  由于柯尔克孜族是突厥语民族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又是突厥语民族中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研究柯尔克孜族的古代文化,对于研究整个突厥语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出处

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

《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出版地:2009

《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记述了柯尔克孜族在历史发展进程、衣食住行、婚、丧和礼仪、岁时风俗、生产劳动习俗、民间文学与艺术、体育、竞技与游戏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柯尔克孜族独有的民族特点与风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