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传变异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汉维民间文学比较》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56032
颗粒名称: 二、流传变异性
页数: 2
页码: 6-7
摘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变异。由于社会条件的不同,民间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常常因时而异,因地而异,这就形成了它的地方性、民族性、某些作品的国际性和历史的复杂性(如年代不易断定等)。流传性也是民间文学的外部标记,因为口耳相传,作者不可能署名,这就形成了民间文学的“无名性”。在流传过程中,作品不归一人所专有,人人可以改动,故作品常常是不固定的,它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处于变化之中,于是就产生了同一“母题”的不同“异文”,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变异性。

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变异。由于社会条件的不同,民间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常常因时而异,因地而异,这就形成了它的地方性、民族性、某些作品的国际性和历史的复杂性(如年代不易断定等)。流传性也是民间文学的外部标记,因为口耳相传,作者不可能署名,这就形成了民间文学的“无名性”。在流传过程中,作品不归一人所专有,人人可以改动,故作品常常是不固定的,它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处于变化之中,于是就产生了同一“母题”的不同“异文”,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变异性。
  因地理条件的变化而造成方言、气候、风俗、景物等情况的变化而产生民间文学的变异是最常见的,特别是农谚,南北方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因时代的不同民间文学作品在流传中也不断变化,以适应新的情况。推陈出新,是民间文学发展的重要规律。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具有很大的改造力量,旧社会的一些情歌,经过群众的改造之后,也能成为红色歌谣和新民歌。正因这种推陈出新的变异,使民歌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跟随历史一道前进。
  总之,在流传变异中也有可能降低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质量的。但更多的情况下则是愈变愈好,使作品集中了集体的智慧,逐渐提高其思想和艺术水平。

知识出处

汉维民间文学比较

《汉维民间文学比较》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出版地:2001

《汉维民间文学比较》一书是西北民族学院教材科并汉语系“十五规划”项目之一;它既是一部重要的研究生教材,也是汉维民间文学比较研究的第一本专著。本书共分14章。内容包括:汉维民间文学的范围、特性和价值,汉维民间文学比较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汉维历史文化概述,汉维民间文学形成过程中的外来影响,汉维古代民间文学概述,汉维神话与传说的比较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