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满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55975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4
页码: 1-4

内容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们就开始对满族萨满文化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出了一批珍贵的满族萨满文化资料。2005年,中央民族大学启动了“985工程”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并将“满族萨满文化遗存”列入其中,我们便开始了新一轮的补充调查。参加本课题调查的主要研究人员有:
  富育光,满族,1933年5月生,黑龙江省爱辉县人。1958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中文系。现为长春师范学院萨满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吉林省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萨满文化中心名誉主任。长期致力于满族文化和中国萨满文化的教学与研究。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出版专著《萨满教与神话》、《萨满论》、《富育光民俗文化论集》及满族民间传说选《七彩神火》等二十余部。
  赵志忠,满族,沈阳人,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老舍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民族文学、满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个人专著11部,主编3部,与人合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共计200余万字。主要著作有《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北京的王府与文化》、《满族民间文学概论》、《〈满谜〉研究》、《清王朝与西藏》、《萨满的世界:〈尼山萨满〉论》、《清代满语文学史略》、《满学论稿》、《民族文学论稿》、《满族文化概论》、《满族萨满神歌研究》等。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口头文学研究:满族萨满神歌》。2005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2005年以来,我们先后到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萨满文化遗存调查,足迹遍布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宁安市,吉林省的吉林市、九台市、四平市,辽宁省的抚顺市,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等地。下面是我们这几年调查的时间、地点和主要调查对象:
  一、调查时间:2005年7月21日
  调查地点: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四季屯
  调查对象:何世环,女,78岁,满族,小学四年文化,下马场人。从小说满语,不识满文。可以用满语讲《尼山萨满》、《白云格格》等故事。
  二、调查时间:2005年7月26日
  调查地点:黑龙江省宁安市海浪镇依兰岗满族村
  调查对象:关玉林,男,82岁(1924年10月9日生),宁古塔人,满洲正黄旗,中专毕业。略懂满语,熟悉萨满族文化。
  三、调查时间:2006年8月17日
  调查地点:吉林省九台市莽卡满族乡东哈满族村
  调查对象:石殿岐,男,1924年10月13日生于九台市莽卡满族乡东哈满族村,16岁学萨满,是满族石克忒力氏萨满文化传承人。
  石忠祥,男,生于1939年,18岁开始学萨满,熟悉满族祭祀仪式及神歌,略懂满语,是满族石克忒力氏萨满文化传承人。
  四、调查时间:2007年1月8日至14日
  调查地点:吉林省九台市莽卡满族乡东哈满族村(学乌云)
  调查对象:石殿岐、石忠祥等
  五、调查时间:2007年3月8日至9日
  调查地点:吉林省九台市莽卡满族乡东哈满族村(落乌云)调查对象:石殿岐、石忠祥等
  六、调查时间:2007年8月6日至10日
  调查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自治旗(南屯)
  调查对象:斯琴掛,女,达斡尔族,1950年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巴颜托海镇(南屯)。懂得汉语、鄂温克语、蒙古族语,熟悉这些民族的萨满文化,为萨满文化传承人。
  七、调查时间:2008年1月30日至2月2日
  调查地点: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弓通村
  调查对象:张宗华,男,1933年生,汉军旗人,熟悉汉军旗烧香仪式及全部过程,汉军旗香传承人。
  我们在进行田野调查工作中,得到了各地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学者以及萨满文化传承人的支持与帮助,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知识出处

满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

《满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出版地:2010

主要内容包括:满族萨满文化遗存之萨满、萨满信仰、萨满仪式、萨满神歌、萨满艺术以及萨满访谈录、萨满文本等。本书是国内第一部有关满族萨满文化遗存的著述,对满族萨满文化遗存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将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萨满文化研究材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