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屯垦戍边是中国历朝历代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重要国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兵团职工思想道德教育读本》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8165
颗粒名称: (一)屯垦戍边是中国历朝历代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重要国策
页数: 2
页码: 1-2
摘要: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从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开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新疆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努力开拓,共同谱写了开发、建设、保卫边疆的辉煌篇章,新疆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内容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从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开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新疆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努力开拓,共同谱写了开发、建设、保卫边疆的辉煌篇章,新疆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历代中央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屯垦则是管理新疆的重要国策。历代中央政府在新疆组织屯垦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105年,西汉首开新疆屯垦的历史先河,随后的113年中,西汉王朝在南北疆的12个地方进行了屯垦,开垦出约万亩的土地。并设置了以西域都护府为最高机关的管理机构,管理新疆的屯垦。
  西汉之后,东汉在新疆断断续续进行了147年的屯垦。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政权不断更替,新疆的屯垦也时断时续。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大一统中央王朝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屯垦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唐朝,161年中,先后在南北疆建立了11个大垦区,使得唐朝在新疆屯田的规模、范围、人数、时间、成效等方面都超过了前代。
  元朝统一后,继续在新疆进行屯垦。在70年的时间中,元朝政府用屯垦的方式开垦出了100多万亩土地。
  清朝在新疆的屯垦,持续了195年,建立了26个主要垦区,开垦出大片良田,同时建立了严密的管理组织。
  民国在新疆屯垦37年,其中经历了两起两落。1912年到1923年,新疆屯垦有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全疆的耕地面积增长了100多万亩,其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屯垦的发展。1928年到1933年,新疆屯垦由于战火连绵而遭到严重破坏。1933年到1944年,屯垦事业又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很快又因战乱遭受严重破坏。
  历朝历代在新疆的屯垦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00多年来,中央政府长期管辖和开发着新疆地区,屯垦戍边是历代政府治理新疆的重要国策,是开发边疆和保卫边疆的现实需要,是中央政府在边疆多民族地区巩固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

知识出处

兵团职工思想道德教育读本

《兵团职工思想道德教育读本》

出版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出版地:2010

《兵团职工思想道德教育读本》重点介绍了兵团的创建和发展、兵团的现状及兵团精神、思想道德教育和戍边等内容,以使广大职工进一步了解兵团、认识兵团、热爱兵团,为兵团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