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预算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伊犁州国税志(1994~2014)》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3183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预算改革
分类号: F812;F275;F426
页数: 3
页码: 282-284
摘要: 1995年后,伊犁州国税局一直沿用税务经费与“两税”挂钩的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国税系统征管改革和组织税收收入连年超额完成任务提供了财力保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确定,它既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也不符合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关键词: 国税系统 伊犁州 预算改革 部门预算 预算编制

内容

1995年后,伊犁州国税局一直沿用税务经费与“两税”挂钩的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国税系统征管改革和组织税收收入连年超额完成任务提供了财力保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确定,它既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也不符合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1999年全国国税系统财务工作会议以来,财务工作由“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一是硬化预算,预算一经批准,就必须严格执行,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调整。在经费开支上坚持事前预算,事中申报,事后决算,绝不允许先花后算。二是强化管理,体制上,经费财务管理实行集中管理,由财务部门统一核算,纠正并杜绝私设“小金库”。
  2001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在云南省大理市召开全国国税系统财务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税务经费预算改革工作。这次预算改革是自1994年分税制和税收制度改革以后,在财政支出管理上的又一次重大改革。
  预算改革的核心是实行部门预算,取消税务经费与“两税”挂钩的办法。具体内容是将各部门在预算年度内行使职能需要的全部开支纳入部门的统一预算,在编制统一的部门支出预算的同时编制部门收入预算。在统一的部门预算中将各项行政经费分解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两部分,分别按照定员定额和项目评审的方法编制预算,彻底改变按基数编制预算的做法。通过预算改革,建立起以部门预算为主导的更加公正、透明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体制,规范、细化预算,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实施部门预算,可以在全面核定各项收入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范地核定支出,公平合理地分配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确保各项支出的需要,处理好正常经费与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2002年,伊犁州国税局按照上级要求开始推行预算改革。按照部门预算的统一要求核定经费支出。为此,国税系统预算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转变观念,完善措施,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和依法理财的要求,努力推动预算改革,逐步建立一个公平、透明、规范、高效的预算编制、运行和监督机制。
  实施部门预算的实质是公开化和透明化。部门预算要求将部门预算的全部收支都编在部门预算中,落实到项目上,并且预算一经批准,预算编制和执行部门就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变。
  2002年,全区国税系统全面实行零基预算,根据国家、自治区规定的有关支出标准和财力可能,实行定员、定额、定项核定经费,同年6月底伊犁州国税局收到上级下达预算。

知识出处

伊犁州国税志(1994~2014)

《伊犁州国税志(1994~2014)》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总社;伊犁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5

在伊犁州国税走过20余年之际,第一部全面、系统、翔实记述全州国税历史的《伊犁州国税志》,经过编纂人员的辛勤笔耕,今天终于付梓面世了。这是记录全州国税事业发展的史书,再现了伊犁国税人“为国聚财、为民收税”20余年的光辉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