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兵连执行“三代”任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农九师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简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7882
颗粒名称: 二、民兵连执行“三代”任务
分类号: F426;I267;C55
页数: 2
页码: 10-11
摘要: 1962年3、4月间,在前苏联驻伊宁领事馆和苏侨协会的策动下,利用国家三年自然灾害,蓄意制造事端,煽动伊犁、霍城、塔城三地的数万余边民越界前往前苏联。造成数万头牲畜流失,数10万亩庄稼无人管理,不法之徒趁火打劫、偷盗牲畜、抢劫商店、银行等,致使边境有边无防,既未设哨卡,又无边防军驻守。
关键词: 地委书记 前苏联 民兵连 突发事件 塔城地区

内容

1962年3、4月间,在前苏联驻伊宁领事馆和苏侨协会的策动下,利用国家三年自然灾害,蓄意制造事端,煽动伊犁、霍城、塔城三地的数万余边民越界前往前苏联。造成数万头牲畜流失,数10万亩庄稼无人管理,不法之徒趁火打劫、偷盗牲畜、抢劫商店、银行等,致使边境有边无防,既未设哨卡,又无边防军驻守。
  在边境局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塔城地委书记孙继堂致电农七师三管处领导要求支援。处长陈志清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决定以处直基建大队民兵为主,组成90人的临时警卫连执行“三代”任务(代牧、代耕、代管),由基建大队教导员秦洪开带队,王殿全任连长,黄春生任指导员。4月25日,临时警卫连全副武装,连夜赶到塔城红桥,分头到地委、县政府、油库、商店、银行、监狱等地执行保卫任务,在各通道口设点,在中方边境设哨所阻止边民非法越境。警卫连在塔城执勤期间,受到塔城地委书记的接见和慰问。
  在塔城的几十天里,警卫连的战士们冒着风寒日夜值班,晚间睡觉不脱衣服,随时应付突发事件,保卫塔城地区、县人民政府,有效地劝阻了边民非法越境,为塔城地区的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
  临时警卫连在塔城坚守1个月后,由农七师调入3个值班连与三管处临时警卫连组成值班营,值班连领导回原单位工作,战士编入值班营。
  为了贯彻落实毛主席“人民战争”的思想,防止外敌入侵,三管处党委于1963年10月3日,向全师发出《关于组建民兵连的通知》,要求非值班连队单位都要组建民兵组织。
  1964年5月,三管处党委从塔城农场调入4个值班连充实基建队伍。1966年4月,处党委根据需要,调工程大队值班连队充实边境农场,原工程大队调整后为基建队。从此,值班连队编制结束。
  值班连既是生产队又是战斗队,在担负建设垦区的重任同时,随时应付突发事件的发生。夏季忙生产、冬季忙训练,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永不退伍的民兵连。

知识出处

农九师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简史

《农九师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简史》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6

本书以各个层面全面回顾农九师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从历经困境、脱贫、发展的过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建安总公司的历史,起到了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