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508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地层
分类号: P618;P534;P61
页数: 2
页码: 645-646
摘要: 塔里木盆地的基底是由褶皱强烈、变质程度很深的太古界和褶皱与变质程度较低的元古界组成,盖层发育齐全,从震旦系到二叠系厚达1.8万米。震旦系和古生界是地台型盖层沉积,以海相为主,晚期火山喷发,渐变为陆相沉积。中、新生界是盆地型沉积,以陆相为主。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为海相沉积。
关键词: 阿尔金山 塔里木盆地 第三系 塔里木地台 库鲁克塔格

内容

塔里木盆地的基底是由褶皱强烈、变质程度很深的太古界和褶皱与变质程度较低的元古界组成,盖层发育齐全,从震旦系到二叠系厚达1.8万米。震旦系和古生界是地台型盖层沉积,以海相为主,晚期火山喷发,渐变为陆相沉积。中、新生界是盆地型沉积,以陆相为主。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为海相沉积。
  震旦系和下古生界在塔里木地台的北半部发育齐全,阿瓦提、满加尔和英吉苏凹陷发育最全。阿尔金山断隆有零星的奥陶系分布,在铁克里克断隆两侧分布有震旦系。
  上古生界在塔里木地台分布广泛,柯坪至巴楚地区发育齐全,泥盆系至二叠系厚达6100米;阿瓦提、满加尔和英吉苏凹陷、铁克里克断隆、西部坳陷次之;沙漠低隆、塔南断隆和东南坳陷上古生界发育不全。库鲁克塔格和阿尔金山断隆有零星不全的石炭系和二叠系分布。
  塔里木盆地的中、新生界是盆地型沉积。三叠系和侏罗系沉积面积小,呈孤立分布。白垩系沉积面积大并呈连片分布。第三系分布面积最广大,除铁克里克断隆、柯坪至巴楚地区高地、库鲁克塔格断隆和阿尔金山断隆无第三系分布外,塔里木盆地广大地区均有第三系分布。
  20世纪50~70年代,对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三系进行了详细的地层古生物研究工作。80年代对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地层古生物的综合研究工作。
  【太古界】 太古界达格拉格布拉克群(ARTG),仅在库鲁克塔格中段及西段辛格尔村以南达格拉布拉克、卡拉克苏水泉一带出露。在达格拉格布拉克地区露头较好,岩性为贯入片麻岩,石榴黑云母片岩及浅红色、灰绿色花岗片麻岩,深灰色黑云石英片混合岩,深灰色、黑色、绿色角闪片岩,夹少量大理岩透镜体等,厚800~1000米以上。
  【元古界】 在塔里木地台边的柯坪、库鲁克塔格、铁克里克和阿尔金山断隆区,元古界分布较广而齐全;在塔里木地台西缘的乌恰县巴什布拉克至乌鲁克恰特和乌拉根地区、北缘拜城县的老虎台及轮台县的塔克玛扎有零星分布;在阿瓦提、满加尔和英吉苏凹陷、塔北断隆、塔南断隆都有元古界分布。
  【古生界】 古生界广泛分布于塔里木地台区。在柯坪断隆和巴楚断隆区,古生界发育较全,局部地区缺失上奥陶统,中、上志留统和下石炭统。在库鲁克塔格断隆区,寒武系、奥陶系发育齐全,尚有孤立的、零碎的志留系和石炭系分布。在铁克里克断隆区,仅发育上古生界。在阿尔金山断隆区,仅见有零星残存的奥陶系和石炭系、二叠系分布。
  【中生界】 塔里木盆地的中生界是盆地型沉积。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库车坳陷、西南坳陷、东南坳陷,有孤立的、片状的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分布,并逐渐扩大沉积面积。在沙漠覆盖区的北部坳陷、塔北隆起、塔中隆起和塔南隆起上的地层,依据钻井地层和地震剖面综合研究,得出了地层层序与地震层序的相互关系。
  【新生界】 第三系和第四系广泛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在塔里木盆地四周边缘,第三系发育出露齐全,往盆地腹地逐渐被第四系覆盖。在各山前坳陷第三系岩性粗,远离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库鲁克塔格山区岩性变细,第四系沉积物的粗细变化也与第三系岩性组合变化相近似。在山麓地区和各大河口区,分布着洪冲积砂砾石锥体。远离山麓和河流中游与洪积扇缘,沉积物明显变细。往塔里木盆地腹地,河流变少,洪水消失,水草稀少,是沙漠沉积的地方,是沙漠地带或称风积平原。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区域内工业、乡镇企业、塔里木石油、电力工业和交通、邮电等等方面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