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形地貌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508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地形地貌特征
分类号: P641;P618;X523
页数: 1
页码: 643-643
摘要: 塔里木盆地南北受昆仑山和天山山系夹峙,周边又被库鲁克塔格、柯坪塔克、铁克里克、阿尔金山等次一级山系环绕,边缘地形比较复杂,海拔一般在2000~4000米,相对高差一般为1000~2000米,最高达5000米以上,位于温宿县北部的托木尔峰,海拔7435米。盆地地势总的趋势是南部和西部高,北部和东部低,中部相对低平,平均海拔约1000米。
关键词: 阿尔金山 大沙漠 塔里木盆地 相对高差 复合型

内容

塔里木盆地南北受昆仑山和天山山系夹峙,周边又被库鲁克塔格、柯坪塔克、铁克里克、阿尔金山等次一级山系环绕,边缘地形比较复杂,海拔一般在2000~4000米,相对高差一般为1000~2000米,最高达5000米以上,位于温宿县北部的托木尔峰,海拔7435米。盆地地势总的趋势是南部和西部高,北部和东部低,中部相对低平,平均海拔约1000米。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占全盆地总面积的60.2%,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沙漠。沙漠气候干旱,被风力形成形态各异的沙丘群。在盆地西部多为新月形沙丘、鱼鳞状沙丘、新月形沙垄和复合型沙链,平均相对高差,除玛扎塔克断裂南部局部地区外,一般10~50米。东部和东南部多为复合型沙垄、金字塔沙丘、穹状沙丘,一般相对高差50~100米,最高可达250~300米。这些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形态和位置不断变化和移动。
  塔里木盆地地下水位,在和田河以东地区、阿尔金山山前和塔里木河南岸潜水面一般约10米,沙漠中部约2米。地下水氯化物含量,由南向北逐渐增高,从1000毫克/升增至2500毫克/升,在罗布泊的西部最高达20万毫克/升。含氟量变化与此相反,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从4毫克/升降至2毫克/升。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中)》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区域内工业、乡镇企业、塔里木石油、电力工业和交通、邮电等等方面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