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拉山脚下的明珠焉耆县呼尔敦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3312
颗粒名称: 霍拉山脚下的明珠焉耆县呼尔敦村
分类号: F127;TU;F323
页数: 3
页码: 97-99
摘要: 呼尔敦村地处新疆天山南麓焉耆盆地西部边缘,属典型的中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四季分明,热量适中。地缘、区位优势明显,距焉耆县城35公里、库尔勒市45公里。218国道横贯全村,距和库高速紫泥泉出入口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村下设7个生产组,总户数471户,总人口1899人,由汉、维吾尔、回、蒙古、土家5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304户,1169人,占总人口的61.6%,维吾尔族139户,614人,占总人口的32.3%,回族7户,40人,占总人口的2.1%,蒙古族19户,67人,占总人口的3.5%,土家族2户,9人,占总人口的0.5%。
关键词: 村集体经济 村耕地面积 人均占有耕地 总人口 焉耆县

内容

焉耆县政协
  呼尔敦村地处新疆天山南麓焉耆盆地西部边缘,属典型的中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四季分明,热量适中。地缘、区位优势明显,距焉耆县城35公里、库尔勒市45公里。218国道横贯全村,距和库高速紫泥泉出入口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村下设7个生产组,总户数471户,总人口1899人,由汉、维吾尔、回、蒙古、土家5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304户,1169人,占总人口的61.6%,维吾尔族139户,614人,占总人口的32.3%,回族7户,40人,占总人口的2.1%,蒙古族19户,67人,占总人口的3.5%,土家族2户,9人,占总人口的0.5%。全村耕地面积15150亩,人均占有耕地6.4亩。种植的品种主要有小麦、玉米、小茴香、棉花、红枣、苗木花卉等。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8.06万元,人均收入11450元。
  呼尔敦为蒙语“流速快的渠”之意,解放前为察滕部落。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巴州文史》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

出版地:2012

此辑中,遴选了巴州八县一市中或已声名显赫,或即将“显赫”的村镇24座。行文中,各作者就其村其镇的地理特点、行政特点、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五个方面择善而述,缀以成文,并以图为佐,读之可遍揽24座村镇古往今来之风云际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