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物古迹及旅游景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3295
颗粒名称: 四、文物古迹及旅游景点
分类号: F592;TU;G633
页数: 3
页码: 70-72
摘要: (一)兰城(张三守捉城)遗址
关键词: 旅游景点 民族乡 金沙滩 烽火台 博斯腾湖

内容

(一)兰城(张三守捉城)遗址
  兰城(张三守捉城)遗址位于乌什塔拉回族民族乡大涝坝村委会西南约800米处,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平面呈“日”字形,方向北偏东35°,北墙与西墙相接之拐角呈弧形。东、西、南、北墙残长分别为275、235、233、208米。东、西墙近中部处,有一道土隔墙相连接,形成南北两重城。墙体为黄土夯筑,夯层较疏松,层厚10—13厘米不等,以10厘米的为多。局部墙体处有土坯,压缝平砌,似为加固或修补者,土坯厚10厘米左右,宽14厘米。城之墙体均已坍塌,底部宽6.7—15米、残高5—8米不等。城中的隔墙稍低,残高4米许。城之四角处有外突的建筑,似为角楼,其中东南角楼宽13米,外突6.6米;城墙外侧亦有外突的建筑,应为马面,其中北墙残见5个,东墙7个,南墙10个,西墙9个。马面的间距大小不一,最小的间距为8.3米;残宽9—10米、外突3-4米不等。城墙上见豁口4个,其中东墙中偏南处的豁口似为城门,宽18.5米,外有瓮城遗迹;北墙东段一个豁口,宽21.5米;西墙北段和南段亦各有一个豁口,宽分别为5米、9米,均不似城门。城内坑坑洼洼,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农民取土积肥所致。地表散布许多陶片、石磨、炼渣等遗物。陶片以夹砂红陶为多,部分夹砂灰陶,皆为轮制。有的陶片上有旋纹和垂帐等纹饰。石磨有两种类型,一为弧面马鞍形磨盘,另一为圆形齿槽型磨盘,较完整较大的一个齿槽型磨盘直径57厘米,厚20厘米。此外还见许多经过加工的圆石盘,似石磨之半成品。根据城之形制、遗物等推测,该城年代为唐代。
  (二)四十里大敦烽火台
  四十里大敦烽火台座落于乌什塔拉回族民族乡硝井子村南偏西约10公里处的一稍高的沙土梁上,保存尚较完好。底部平面呈方形,边长6.8米,方向北偏东20°。顶部亦呈方形,边长4.6米。立面呈梯形,残高5.3米。为夯土建筑,建筑方法:夯一定厚度的黄土层后平铺一层树枝或圆木夹层,夹层厚15—20厘米不等,共见7层。夹层的间距以80厘米为多,亦有60厘米和70厘米者。南侧烽体上有的局部坍塌,从坍塌断面可观察到明显的夯层,最厚者43厘米,次为23厘米,薄的11厘米。附近未见遗物。
  从其形制筑法来看,似为汉之遗存。就其位置而言,不在古代丝绸之路北道之附近,而偏于南部的荒漠。然审视其地可发现,烽火台之东南,有间道可达辛格尔(破城址),再南出东大山口可至楼兰。以此推测,古代时当有一条危须—楼兰、山国区域的古道从烽火台附近经过,此烽火台即为该道上的一处通讯、预警设施。
  (三)新疆的夏威夷——金沙滩
  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金沙滩(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位于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东北岸、乌什塔拉回族民族乡西南部22公里处。距库尔勒市160公里,距乌鲁木齐369公里。湖底坡度为1.7%,沙滩海岸线长2000米、宽160米,沙粒金黄细绵,色泽晶莹、沙砾细度1毫米,纯净度96%,故称“金沙滩”。湖水清澈,沙鸥翔集,又被称为“新疆的夏威夷”,可与内地大海之边的沙滩相媲美,是一处得天独厚的湖泊型天然浴场。
  金沙滩不明水生物馆位于金沙滩景区大门处,同时在展馆中将“不明水生物”与博斯腾湖多种“鱼、虾、蟹”共养。
  (四)马兰基地、马兰影视城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地—马兰基地位于乌什塔拉回族民族乡南部5公里。马兰影视城位于314国道曲惠乡与乌什塔拉回族民族乡中段北侧,矗立着一座核爆炸模拟托塔,是1999年5月为拍摄由陈国星执导,李雪健、李幼斌主演的建国五十周年献礼片—《横空出世》而修建的一处颇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金丝特避暑山庄”
  “金丝特避暑山庄”位于乌什塔拉回族民族乡西北部32公里处,进入景区的主入口位于该乡境内。
  (六)班禅敖包
  班禅敖包位于乌什塔拉回族民族乡东15公里314国道南侧,距和硕县城53公里。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巴州文史》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

出版地:2012

此辑中,遴选了巴州八县一市中或已声名显赫,或即将“显赫”的村镇24座。行文中,各作者就其村其镇的地理特点、行政特点、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五个方面择善而述,缀以成文,并以图为佐,读之可遍揽24座村镇古往今来之风云际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