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祖国献石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3141
颗粒名称: 我为祖国献石油
分类号: P618;F426;P631
页数: 11
页码: 58-68
摘要: 塔里木盆地,这块在共和国的版图上极尽荒凉而旷远的厚土;塔里木盆地,这块一直备受世人关注炽热而又充满希望的宝地,一直贯穿着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地质学家 石油勘探 油气显示 塔里木

内容

李天荣
  塔里木盆地,这块在共和国的版图上极尽荒凉而旷远的厚土;塔里木盆地,这块一直备受世人关注炽热而又充满希望的宝地,一直贯穿着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
  在塔里木盆地周边的戈壁、荒野,在塔克拉玛干浩瀚沙海之上镌刻着石油、地质工作者的足印。早在1928年,我国地质学家袁复礼和丁道衡就骑着骆驼在盆地边缘进行过探险考查,对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聚集和生油条件作了论述,并对这里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油气显示做出了评价。此后10余年间,塔里木科学考察掀起热潮。中国、瑞士和苏联的著名地质学家,接踵而来。他们分别调查了盆地边缘的数十处油气显示区,编制了多种图幅和报告,证实塔里木是一块宝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953年…,一批又一批的中外地质学家、石油勘探队伍纷纷踏足而来,先后“五上五下”,在“死亡之海”留下了石油勘探者的足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勘探始终没有获得大的突破,扑朔迷离的塔里木盆地神秘的面纱一直没有被揭开。
  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的前途在哪里?塔里木油气大场面在哪里?塔里木——这块充满神秘诱惑的处女地,令一代代石油地质人魂牵梦绕。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巴州文史》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

出版地:2008

故事从30年前走来,每一篇文章都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展示巴州的昨天和今天,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变迁史,必将走向更远的远方。我们30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我们寄希望通过展现改革开放30年以来巴州各条战线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经验教训,给人们启迪和教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