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从湘赣苏区到伊犁河谷 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征尘录》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2842
颗粒名称: 序一
页数: 3
页码: 1-3

内容

贺劲南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部队,他的前身是王震、肖克将军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红军团。现已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战史》和七十二团的团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已故敬爱的王震同志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生在井岗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这正是这个红军团的真实写照,也是七十二团团史的由来、继承和发展。
  这个红军团所走过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在王震、肖克、王恩茂、郭鹏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个团经过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屯垦戍边等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个团为和平建设新疆、保卫祖国西大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了举世无双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华北敌后抗日战争;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大练兵运动;参加了南下北返、中原突围、胜利返回延安的“第二次长征”;参加了保卫陕甘宁、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光荣而伟大的斗争;参加了解放大西北、进军新疆的斗争;在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中,忠实地执行了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的艰巨任务,为和平建设新新疆和保卫祖国西部边陲而不懈地战斗。
  这支部队的特点是特别能战斗,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在艰难困苦中拖不垮、打不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紧密地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始终保持了红军本色。
  我为这本书作序感到很高兴。我是这个红军团的幸存者,也是军垦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我希望这部红军团的团史,在爱国主义和党史教育中,对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要继续保持和发扬红军的优良传统作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奋起二次创业,再造兵团辉煌。
  1999年5月

知识出处

从湘赣苏区到伊犁河谷 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征尘录

《从湘赣苏区到伊犁河谷 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征尘录》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9

这本史书以翔实的资料,生动的事实,真实地记录了七十二团半个多世纪以来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是一部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彰往昭来、启迪后人的宝贵历史资料。七十二团的历史是一部浴血奋战的斗争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