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领馆初期的丑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2758
颗粒名称: 五领馆初期的丑事
分类号: F426;K825;I267
页数: 5
页码: 194-198
摘要: 关于新边五领馆之概况,上述各节已勾出初期的轮廓。事隔三十年,在我脑子里留有深刻印象的,倒不是当时的工作,而是当时的官场。让我把阴暗面摘要记述如下。
关键词: 外交部 新疆省政府 杨增新 总领馆 羚羊角

内容

关于新边五领馆之概况,上述各节已勾出初期的轮廓。事隔三十年,在我脑子里留有深刻印象的,倒不是当时的工作,而是当时的官场。让我把阴暗面摘要记述如下。
  新疆在旧社会流行着:“千里做官,只为吃穿”。封建的统治各阶层,毫不掩饰剥削阶级的本质,不足为怪。可是事实上,他们并不为吃穿,而是比吃穿要严重得多,为了发横财。新边五领馆的丑事是不惜国家体面,不惜侨民利益,拚命搞钱。前面谈到过经费,各领馆都利用汇兑和外交邮差来弥补经费之不足。他们胃口越来越大,有三条致富之道:第一是收买苏联禁止买卖禁止出口的羚羊角。羚羊角本是贵重药材,中药铺所必备。苏联出产羚羊很多,公家禁止猎取,无人敢买。偷猎者猎到羚羊角卖给领馆价格很便宜,领事利用边卡不得检查外交邮差,让邮差偷运回国,一到新疆可获百倍之利。回程又偷运卢布,这样走一趟就够一个领馆吃穿一二年了。贪心最大的是陈德立、牟维潼。陈德立甚至派人在苏联各地收购羚羊角,据说光是贿赂金树仁一次就有一普特,约等于二十七点五市斤。牟维潼的羚羊角买卖一直做到哈尔滨,他的老婆把一箱子羚羊角存在哈尔滨朋友家,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鬼子查出没收。苏联驻哈领事得悉此事,通知塔什干内政机关,塔什干当局逮捕到一个为牟收购羚羊角的老汉(塔塔尔族),洞悉牟贩卖的内幕。牟不责怪自己的违法行为,而埋怨老婆做事不秘密,把老婆打了一顿,还囚禁起来,不许她吃饭,怒解之后,遣送回国。牟维潼的走私行为,败露之后,还不知检点,巴克图卡的海关要检查牟的手提包,牟不允,海关将手提包加盖贴封,要他在斜米当局与领馆人员面前启封。真是大丢中国人的脸。第二条发财之道是剥削带强抢华侨的财物。华侨在苏联或工或商积累了一些钱要回国,苏联法令不许带出卢布与贵重物品。领事就乘人之困难,提出三七分财法。领事把卢布收下,私下把这笔钱买进羚羊角、钻石,或其它体积小而贵重的东西,交外交邮差偷运回国。领事托新疆商人卖掉按汇兑率付归侨70%的省票。华侨能把70%的钱从苏联兑到新疆已心满意足。然而事实上领事所得比30%要多得多。甚至还有伤天害理的事,华侨回国去取这70%的钱,领事佯言海关没收全部侵吞了。被侵吞的华侨有数百人,被侵吞的钱有一百多万大洋。第三条致富之道是滥发护照,滥收护照费。所谓滥发照者,有些非中国籍的人(苏联人或波斯人...),申请发照,也答应给他。所谓滥收照费者,照费逐渐涨价,个别还要浮收。后来苏联当局查出,抗议把中国领馆发给苏联公民的护照悉数退回,陈德立被迫还护照费三万余卢布。陈德立回国时向外交署辞行,署长讽刺地问:“贵领事什么学校出身,你学的国际法上那一条规定领馆可以发给驻在国公民护照?”真是利令智昏之极。由于这样的不择手段,唯利是图,于是出现两个怪现象,一是领馆的正式经费,可有可无。例如张其英代理安集延馆务十八月之久,没有领到中国政府一文钱的经费,后来有人问新疆省政府,回答是补发给牟维潼了,而牟与张不和干脆吞没了(牟回上海作寓公)。一是领馆职员有一部分人是不拿工资的,因为外快比工资多得多。例如艾沙(就是后来做过国民党新疆省政府秘书长的艾沙)以领馆馆员身份开饭馆,获利很多。(苏联不准私人开饭馆,而中国领事借口华侨要吃本国饭)艾沙回国时被苏联财政局罚款一万卢布了事。
  如果贪污纳贿投机倒把而把公事尽责办好还可将功折罪,可是五领馆在业务上做出不少丑事。对苏联方面的丑事,举几个例:一九二九年某领馆把外交部发的密码电本交苏籍职员保管,这是骇人听闻的国际笑话。中国大使馆派蒯恩荣查明属实,撤职了事。斜米总领馆聘有俄语教员苏联女公民,她的弟弟出入领馆无人禁止,这个小孩把印有方印的空白公文纸,盖上园印,并学会总领事牟维潼的签名式,伪造文件,还企图越境,被苏联边防部队扣押。外交署把伪件送总领馆并讽刺地劝告今后要好好保管印信。刘长炳出国排场较大,带老婆女仆,到了斜米,刘与女仆可能有些嫌疑,刘的老婆把女仆逼得服鸦片自杀。牟维潼曾经打坏一个年青馆员。领事中还有抽大烟的,有的娶了苏联女人。以上事实都有失国家体面。
  领事们在苏联尽出洋相,可是他们对本国政府却很有一套欺骗蒙混的手法。他们揣摩杨增新、金树仁,北京外交部,南京外交部,莫斯科中国使馆的心理,捏造一套,投机取宠,看风使舵,反复无常。我也列举几件事例。设馆之初,因杨增新对于共产党十分疑惧,领事们利用这一点来表示其忠心。例如苏联成立塔吉克加盟共和国时,陈德立给杨增新的报告说:苏联成立塔吉克加盟共和国的目的不只是提倡民族自决,而且存心煽动新疆少数民族排斥汉族……杨即复令严密监视,就便提出抗议。又例如苏联的青年团开代表会,少数民族的青年侨民应邀参加。领事们就断章取义向杨报告说:某某、某某参加青年团的代表会,思想赤化,已注意其行动,将来不给护照,不准回国,以阻害群之马,流毒新疆。杨即复令嘉奖,并嘱继续努力,防微杜渐。甚至故意制造紧张气氛,留苏学生归国,请发护照时,立刻打电报给新疆省政府说:某某已经赤化,限定某关卡回国,请地方官监视,如有不轨,就地正法。种种捕风捉影,查无实据之事件,煞有介事,危言耸听,仿佛他们是政权保卫者,使昏聩透顶的杨增新、金树仁视为心腹,必须重用。这种手法陈德立用得最熟,后来传授给牟维潼和其他领事,大家行之有效。至于外交部所规定的分内之事,总领馆与四领馆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理,月报年报应如何处理,华侨人口调查,财产登记应如何处理,等等,十年来是一笔糊涂帐。到了太不象话的时候,就不得不撤换一二个领事。有一次华侨到莫斯科中国大使馆去控诉塔什干领事陈德立、阿拉木图领事赵国梁如何不理侨务,请大使馆作主,恰巧《大公报》记者采访新闻,听到这样的新闻,就在报上发表。外交部据此诘问新疆省政府,新疆省政府又据此电令斜米总领馆查复。总领事无法包庇,呈复属实,陈、赵不得不被撤职。可是这两位的羚羊角已购进不少,回到新疆还是显赫人物。

知识出处

新疆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新疆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79

本书是一部资料集。收录了新疆从清末到解放各个时期,各个方面,举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工商、民族、宗教、历史人物和社会风尚等史料。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和人物等情况,本书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