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将猛兵强——記全国群英会代表樊生荣和他領导的泥工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农垦英雄谱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1686
颗粒名称:
将猛兵强——記全国群英会代表樊生荣和他領导的泥工队
分类号:
F426;D267;TU7
页数:
7
页码:
14-20
摘要:
新疆生产建設兵团一級劳模樊生荣同志,和他領导的泥工三中队,是新疆建筑工程第一师第二团的先进泥工队。
关键词:
老工人
新工人
完成任务
党支部
抹灰工
内容
新疆生产建設兵团一級劳模樊生荣同志,和他領导的泥工三中队,是新疆建筑工程第一师第二团的先进泥工队。
这个队在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一馬当先,克服了重重困难,創造了“分层流水接岔抹墙法”。这个新的抹灰方法的出現,冲破了一百年来陈旧落后的原有抹墙操作規程,給建筑业抹灰工种中开辟了广闊的新道路。与此同时,他們还創造了“門窗綫条刮灰板”、“斜口甩灰斗”等先进工具;幷創造性地运用了拉板抹灰工具,改大銑拉板为术刮板推子,从而工效不断上升。他們从开始日抹二十多平方,迅速提高到日抹墙一千零四十七平方米的最高成績,刷新了全国抹灰工效的最高級录,現在他們的先进經駿已在全国一些地方推广。
这个泥工队在一九五三年成立的时候,仅仅只有十多个人,是个泥工小組,樊生荣同志担任小組长。随着建說事业的迅速发展,这个泥工組在不断的发展、壮大,由小組扩大为一个中队,幷拥有泥工队貝八十四名。几年来,他們在党的不断培养和敎育下,积极鏺硏技术苦干,巧千、同心同德。从一九五三年到現在,都是月月領先,年年超額,連續二十五次保持了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幷涌現了大批的先进人物。以一九五八年为例,他們队二十七人中(一九五八年他們队只有二十七人),出席师先进生产者二人,出席团先进生产者会議七人,优秀党員一人,五好党員一人,突击手七人,优胜紅旗始終插在他們队上。樊生荣同志本人也曾被評为特等功臣、兵团一級劳模、模范党員,幷出席过兵团、自治区及全国的劳模大会。他还是生产建設兵团的学习榜样——七面紅旗之一;今年幷随着兵团代表团上北京参加了建国十年大庆。
一九五三年,这个泥工队刚成立不久(那时是小組),在当时泥工中存在一个主要問題,就是抹墙接岔的地方接不平,这个問題不解决,質量数量都提不高。为这事,樊生荣不知費了多少脑汁,有时想的甚至連飯都忘記吃了。开始他們一块硏究,試着把第一段,的边刮薄一些再接上第二段,沒有成功;后又試着在第一段边上洒点水,想把已干的灰浆潤湿后再接二段,也失敗了。这时就有人說:“几十年都是这样,衣服再好也还要縫,抹灰接岔还能无縫?”樊生荣和队上的同志們不計較这些冷言冷語,还是不断的硏究試驗。失敗了再私驗,一点也不气餒。这年六月,部队为了迎接党的生日,广泛地展开了劳动竞赛。砧工中大力推广了分段循环砌砧法;木工中推广了木工流水作业法,工效都提高很多。樊生荣想:“砧工、木工都有先进方法可学习,咱們在泥工上为什么不能創造呢。”有一天,樊生荣由团部开会回队,路过石油公司工地,看着砧工同志正在采取分段循环砌砧法,一組跟一組,一段跟一段,互相配合很紧密。他从这里得到很大启发,一边走一边想:“抹墙也可以来个分层速續操作啊!”他的脑子里計划着如何搭脚手架,如何組織劳动力如何操作。他想:如果搭上三层脚手架,上中下三层,每层站两个大工,三段同时抹,位置站一斜綫,随抹随接岔,那么接岔的地方不就是沒有痕跡了嗎。
回队后,樊生荣兴奋地将这个想法向領导提出,領导上認为很合理,支持他們去搞。樊生荣又召集小組开“諸葛亮会”,进行了細致的硏究,幷連續进行了几次試驗“分层流水接岔抹墙法”,終于,創造成功了,解决了接岔不平的大难題,墙面上疙里疙瘩难看的痕迹沒有了。目前工效猛增,从九十平方米,提高到二百五十平方米,在“七一”前夕,达到三百五十多平方米。
他們幷不滿足这些成績,以后队上几个爱动脑子的同志,象张强文、杜郁烈,和樊生荣一起接連又創造和改良了“門窗綫条刮灰板”、“斜口甩灰斗”、“平面尺”等先进工具。于是先进操作法,先进工具,加上革命的干劲,工作效率就象雨后春笋,直綫上升。由二百方,三百方、五百方,最后竟創造了一千零四十七方的全国最高抹面新記录,比老工人工效提高十倍以上。这一年,由于樊生荣小組成績突出,樊生荣被評为工程处的特等功臣,小組被評为全处的先逬集体单位。十二月間,樊生荣代表全队光荣地参加了西北行政委員会建筑工程局第二届劳模代表大会。
从此后,他們年年超額完成任务,工效一直遙遙領先。一九五五年平均完成国家定額百分之二百二十;一九五六年成完百分之一百八十五点零七,一九五七年完成百分之一百七十二点三十九;一九五八年完成百分之一百八十点九十一。
一九五九年是縑續大跃进的一年,樊生荣同志領导他的泥工队,更加鼓足干劲,飞跃前进。上半年,他們队根据工作的需要,担任了他們从来沒有搞过的“八一”鋼鉄厂扩建工程上捣灌础任务。工程艰巨而复杂,而且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的新工人。他們队用了边学边做的方法,逐步克服了技术操作上的困难。上半年,全队又平均完成国家定額百分之一百三十二点六。从一九五五年到九五九年上半年,在这四年半的时間里,他們全队(組)平均共完成了八年四个月的任务;从一九五九七月分起,他們就已开始干一九六三年的活了。
一九五七年七月,他們这个泥工队,又从鋼鉄厂工地調到了六大队工作,轉战在火柴厂、新疆大学等工地之間。他們高举着紅旗,繼續跃进,在上半年,他們大都干别的工种活,七月分他們又开始抹灰了。樊生荣同志向全队职工作了动員,一定要打个胜仗,大家都信心百倍,幷加强了施工管理,实行了三高(高質、高产、高积术),四定(定質、定量、定人、定工期),和推行了工程档案、質量挂牌等制度,保証了生产的全面跃进。七月分,他們全队又平均完成国家定額百分之二百一十九点二,質量全部合格。八月分又以百分之二百二十九点四十七超額完成了任务。質量百分之百合格,其中优質品占百分之八十。
合年九月,党委号召全体职工以出色的成績,向伟大的建国十周年献出丰厚的礼物。樊生荣和他的中队,热烈地响应了党的号召,特別是学习了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文件后,他們队的劲头就更加足了。个个磨拳擦掌,决心砍掉右傾保守,再鼓新的干劲,力爭上游,幷以最好最大的礼物,献给伟大的十周年国庆节。从九月一日起,就投入紧张的战斗,他們一致提出“完不成任务不下架”。經常自动要求干到深十一点、十二点,甚志有于到下三点的。在火柴厂工地抹划綫地面时,晚上沒有电灯,他們就用破紙点起来抹地面。由于他们如此大干、特干,所以胜利捷报天天飞揚,他們队中有个分队曾先后創造了超額百分之一零八点七和百分之一千九百三十的最信級录。截止九月二十三日止,他們全队巳平均完成自治区粽合定额的百分之三百四十七点六,以二十三天的时间完成了八十天的任务。到月底統計,全月全队平均完成国家定額百分之四百,一个月完成了四个月的活,实現了向国庆节献厚礼的諾言,荣获决站九月先进突击单位的光荣称号和旗一面。
樊生荣和他領导的泥工队,就是以如此冲天革命干劲和无比的智慧与毅力,一个接一个,超額完成党和上級給予他們的一切艰巨任务。樊生荣同志被大家誉为:“永远前进的人”,这个泥工队也成为建筑战綫上一面鮮艳的紅旗。
这个泥工队所以屡次都能出色的完成各項任务,几年来,能获得如此光輝的成就,那是因为紧紧依靠了党的正确領导,充分发揮了党支部的核心領导作用。每当上級布置下来任务后,首先要在党支部中进行細致的硏究討論,明确分工,幷在党內外进行充分的动員,广泛发动和組織群众。今年二月,在农机厂工地的大战中,大队党委交給他們中队两件艰巨任务:第一件是到二月底(从二月三十五日开始)要完成附属办公楼的抹面任务;第二件是以六十个劳动力要在三天內完成八百立方的土方任务。
任务非常繁重、紧迫,而当时气候条件也非常恶劣。在新疆的二、三月間,仍然是积雪滿地,冰冻三尺,党支部根据任务紧、条件差的情况,及时召开了支部委員会,决定困难再大,也得想办法完成任务。幷把支委会的决定,分別在党团員、先进生产者,积级分子和全体职工中进行了传达,講淸了突击农机厂的重大政治意义和經济意义,组織了座談討論。同志們个个表决心,下保証,一定要提前完成任务。在时机成熟的基础上,支部把六十个挖冻土的任务,交給一、二、三、四班共四十九人去完成,各班在班长的积极带头下,都是从早晨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干到很晩才收工。由于同志們的实干、苦干,四十九人以两天半的时間,提前超額完成原六十人挖冻土的任务。
在附屬办公楼抹面时,困难就更大了,积雪太厚,車子进不去,砂子供不上需要,气候寒冷抹的墙不容易于,影响抹二遍,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抹面任务的按期完成。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支委会便发动群众想办法,召开了“.諸葛亮会”眞是人多主意多,,很快問題就得到了順利的解决。大家提出:砂子供不上用人扛,墙不干用火烤。于是便組織了四十九人背砂子一百四十七袋,从而解决了供不上的困难。另外又組織了另一部分人拾刨花,废材,烧火烤墙,使抹面沒有受一点影晌,幷提前一天完成了任务,質量也完全合乎要求。
深入經常地开展以增产节约中心的社会主义面对面的劳动竟赛,是这个队每日完成任务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个队接受任务后,就到现場进行检查摸底,底摸淸后就仔細地进行討論,按照每人的体力、技术专长等条件,进行明确分工,定出每人每天完成的数量和質量要求,划分成小組,进行面对面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由于每人每天都有应完成的指标,展开了轟轟烈烈相互之間的竟赛,因此个个都不願落后,奋勇向前。这个队里的馮德貴分队和王書煥分队,在今年迎接建国十周年的献礼运动中,馮德貴分队担任火柴厂工地抹灰工作;王書焕分队担任新疆大学工地的抹灰工作。領导步两头动员,号召这两个队看谁先获得优胜红旗,要求任务不得少于百分之三百。于是两个分队就标上劲,各不示弱,不分昼夜的加劲干。两边每日所获得的成績,由領导每日在两边同时公,更大大激发了双方的竞赛热情。就这样,你追我赶,两个分队都达到了队上的要求,馮德贵分队在九月平均完成百分之三百零七点六十六;王書焕分队则更多,完成了半分之三百九十六点六,从而保證了全队任务的全面完成。
加强思想領导,認真細致的做好思想工作,才能保證生产全面的跃进。由于这个队的思想工作做的好,不但接受整体的任务完成的好,就是接受零星的收尾工程,也同样很好的完成任务。今年八月分,領导上决定这个队里的一个班,到制葯厂工地,支援二大队去搞收尾工作,修补檐头和門窗边。当时分队长馮德貴,班长王天胜,及全班都不願意去,于是队长樊生荣,指导員刘作荣,便展开了耐心的說服敎育工作,首先去打通分队长和班长的思想,樊生荣說:“那里需要我們就到那里去,都想干大活,那末誰去干收尾,这不是眼看着讓国家受損失嗎”干部們的思想通了又召集了班务会,向大家講淸道理。通过党团員和积极分子起带头作用,終于同志們的思想全通了,从而带来了无穷的物質力量。当这个班到达制葯厂工地后,飯沒顧得吃,床鋪沒来得及搭,在班长的带領下,沒有材,就自己去运料, 壳子板沒折,自己动手去折,很快就把准备工作做好。所以原訂一个星期收尾任务,結果他們只用五天就完成了。
樊生荣这个队对新工人的培养、团結敎育也很好。今年他們队先后到来三十名新工人,由于这些新工人大部分来自农村,生活不大习惯,有的还不太安心,待別是刚来,生活上还有不少困难。党支部从开始就注意了这个工作,因而在新工人来了以后,就发动老工人从生活上首先帮助新工人,經过动員捐献了人民币二十五元,队上将同志們捐的錢,买了背心、毛巾等礼物,召开大会向新工人进行了阶級友爱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敎育,对生产积极,安心建設的新工人給予了政治上和物質上的奖励。使新工人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不安心工作的新工人很快就安心了,和老工人也相处的很好,新老工人象一家人似的团結在一起,共同携手大踏步地勇往前进!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知识出处
《农垦英雄谱 第一卷》
出版者:农垦出版社
出版地:1960
本书叙述和描写了垦区开发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各个行业,各个时期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歌颂了其艰苦奋斗的英雄业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