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拜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035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分类号: C55;D422;I267
页数: 6
页码: 46-51
摘要: 县人民政府建立后,全县设4个区,下辖1镇18乡:一区(热斯台区)辖城镇、奥依买里乡、米吉克乡、乌斯开木乡、亚阔坦乡、米斯铁米乡、大黑米子乡、布隆乡、康其乡、苏干乡;二区(亚吐尔区)辖亚吐尔乡、花园乡、温巴什乡;三区(赛里木区)辖赛里木乡、黑英山乡、托克逊乡;四区(察尔齐区)辖察尔齐乡、大宛其乡、老虎台乡。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居民委员会 管理区 托克逊 克孜尔

内容

县人民政府建立后,全县设4个区,下辖1镇18乡:一区(热斯台区)辖城镇、奥依买里乡、米吉克乡、乌斯开木乡、亚阔坦乡、米斯铁米乡、大黑米子乡、布隆乡、康其乡、苏干乡;二区(亚吐尔区)辖亚吐尔乡、花园乡、温巴什乡;三区(赛里木区)辖赛里木乡、黑英山乡、托克逊乡;四区(察尔齐区)辖察尔齐乡、大宛其乡、老虎台乡。
  1952年增设五区(黑英山区),辖原三区所属黑英山乡全境。
  1954年改建为7个区,下辖3街,36乡:一区(热斯台区)辖第一、二、三街及乌斯开木乡、亚阔坦乡、奥依买里乡、米吉克乡、米斯铁米乡、布隆乡(辖境为今拜城镇、布隆乡、米吉克乡及康其乡的康其、苏干村委委会);二区(亚吐尔区)辖库依巴格乡、塔格其乡、亚吐尔乡、伊什塔其乡、苏勒滚乡、库如依鲁克乡(辖境为亚吐尔乡及康其乡除康其苏干以外的各村委会);三区(赛里木区)辖克孜尔乡、克孜尔吐尔乡、英巴格乡、拉帕乡、托克乡、布干乡、吉格郎乡、托克逊乡、铁再克喀尕乡(辖境为今克孜尔乡、赛里木乡、托克逊乡);四区(温巴什区)辖吉格代力克乡、温巴什乡、上开外孜力克乡、下开外孜力克乡(辖境为今温巴什乡);五区(察尔齐区)辖恰克其乡、夏合吐尔乡、乌斯满布依乡、察尔齐乡(辖境为今察尔齐农场、种羊场的乌斯坦布连);六区(大宛其区)辖库什铁米乡、大宛其乡、科克亚乡、库合克吐尔乡(辖境为今大桥乡、老虎台乡、大宛其农场);七区(黑英山区)辖喀赞其乡、尤勒滚亚喀乡、阿热盖买乡(辖境为今黑英山乡)。
  1956年区乡合并,全县下设1镇、5区、25乡、4个居民委员会、1个蔬菜大队。拜城镇:原3个街分别改建为第一、二、三街居民委员会,新增第四街居民委员会、回维汉蔬菜大队,镇辖境未变;黑英山区:辖境未变;赛里木区:辖境未变,原区内的克孜尔乡于克孜尔吐尔乡合并为克孜尔乡,撤消原区内的拉帕乡、托克乡、吉格郎乡,分别并入英巴格乡、布干乡、托克逊乡;亚吐尔区:辖原亚吐尔和热斯台区除3个街以外各乡,原亚吐尔区内的苏勒滚乡、热斯台区第三街的部分分别并入库依巴格乡、库如依鲁克乡,塔格其乡并入亚吐尔乡,原热斯台区的奥依买里乡、米斯铁米乡分别并入布隆乡、米吉克乡;温巴什区:辖境未变,原区内的吉格代力克乡、温巴什乡合为温巴什乡,上开外孜力克乡、下开外孜力克乡合为克外孜力克乡;察尔齐区:辖原察尔齐区和大宛其区的各个乡。
  1958年全县设9个人民公社、2个场,辖25个管理区、148个大队、8个牧场。镇人民公社:辖境为原拜城镇回维汉蔬菜大队,更名为一大队,新增第二、三、四大队;黑英山人民公社:辖境为原黑英山区,下设喀赞其管理区(辖原喀赞其乡、区内建3个大队)、尤勒滚亚喀管理区(辖原尤勒滚亚喀乡,建5个大队)、阿拉盖买管理区(辖原阿拉盖买乡,建5个大队),增设牧场一个;赛里木人民公社:下设克孜尔管理区(辖原赛里木区克孜尔乡,建11个大队)、英巴格管理区(辖原赛里木区英巴格乡,建5个大队)、布干管理区(辖原赛里木区布干乡,建7个大队)、托克逊管理区(辖原赛里木区托克逊乡,建7个大队)、铁再克喀尕管理区(辖原赛里木区铁克尕乡,建5个大队),增设牧场一个;亚吐尔人民公社:下设亚吐尔管理区(辖原亚吐尔区亚吐尔乡,建6个大队)、伊什塔其管理区(辖境为原亚吐尔区伊什塔其乡,建7个大队)、乌斯开木管理区(辖原亚吐尔乌斯开木乡,建6个大队)、花园管理区(又名库依巴格管理区,辖原亚吐尔区的库依巴格乡,建7个大队)、库如依鲁克管理区(辖境为原亚吐尔区库如依鲁克乡,建6个大队)、布隆管理区(辖原亚吐尔区布隆乡,建6个大队),新设牧场一个;米吉克人民公社:下设米吉克管理区(辖原米吉克乡,建6个大队)、亚阔坦管理区(辖原亚阔坦乡,建6个大队),新设牧场一个;温巴什人民公社:下设温巴什管理区(辖原温巴什乡,建7个大队)、开外孜力克管理区(辖原开外孜力克乡,建6个大队),1959年新设牧场一个;大宛其人民公社:辖境为原察尔齐区大宛其乡、库什铁米乡,下设大宛其管理区(辖原察尔齐区大宛其乡,建5个大队)、库什铁米管理区(辖原察尔齐区库什铁米乡,建6个大队),新设牧场一个;老虎台人民公社:辖境为原察尔齐区科克亚乡、库台克吐尔乡,下设科克亚管理区(辖原科克亚乡,建3个大队)、库台克吐尔管理区(辖原察尔齐区库台克吐尔乡,建3个大队)。
  1959年新设察尔齐人民公社,下设察尔齐管理区(辖原察尔齐乡,建5个大队)、夏合吐尔管理区(辖原察尔齐区夏合吐尔乡,建3个大队)、乌斯塘布依管理区(辖原察尔齐区乌斯塘布依乡,建3个大队)、牧场;县国营羊场,辖原阿克苏专区拜城羊场一、二、三大队;县公私合营牧场,辖2个牧业队、1个农业队;老虎台公社牧场。
  1961~1962年新设克孜尔人民公社,辖原赛里木人民公社的克孜尔管理区,社内新建公社牧场1个;托克逊人民公社,辖原赛里木公社的托克逊管理区、铁再克喀尕管理区,社内新建公社牧场1个;花园人民公社,辖原亚吐尔人民公社花园管理区(库依巴格管理区)、库如依鲁克管理区及乌斯开木管理区的5个队,社内新建公社牧场1个。原亚吐尔人民公社的布隆管理区及乌斯开木管理区1~4大队划归镇人民公社;米吉克人民公社将原7个大队分成2个大队;大宛其公社将原来的6个大队分成2个大队。全县共设12个人民公社,2个场。
  1964年花园人民公社一大队划归托克逊人民公社。
  1965年大宛其人民公社分出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大队,与山东、江苏支边青年所在的9个连队合并成立大宛其农场。
  1966年撤销大桥人民公社,改建为大桥农场,增设连队(全民)5个;撤销察尔齐人民公社,改建为察尔齐农场,增设连队(全民)8个。
  1967年,赛里木人民公社肖买里大队(一大队)分成肖买里大队(第一大队)和英巴格大队(第十三大队)。
  1971年察尔齐农场乌斯塘布依连(第十四连)和县公私合营牧场划归县国营羊场。
  1972年拜城镇人民公社更名为团结人民公社;米吉克人民公社增设1个园艺场(大队级)。
  1978年花园人民公社更名为康其人民公社。
  1980年恢复拜城镇,下辖4个街道居民委员会、4个生产大队(即蔬菜大队、第二、三、四生产大队)。团结人民公社只辖原公社的第五至十三生产大队和牧场。
  1981年撤销大桥农场,改为大桥人民公社。
  1982年黑英山人民公社明布拉克大队(二大队)分成2个大队,即明布拉克大队(二大队)和英买里大队(十四大队)。全县下设1镇、11人民公社、2农场、1羊场,148个生产大队、12个社办场(大队级)、22个连队(全民)、4个街道居民委员会。
  1984年10月人民公社改设乡、镇。
  1985年设铁热克镇,辖原铁热克山区及原团结公社十三大队、康其公社十四大队。是年全县设2个镇、11个乡、3个场,辖132个村、4个居民委员会、11个乡牧场。
  2000年12月,察尔齐农场撤场设镇。全县有3个镇、11个乡、2个场,4个居民委员会,132个村民委员会、13个乡(场)办牧场、29个农场连队(全民)、18个农场集体连队(村委会)、315个自然村、597个村民小组。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拜城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本志上限不限,下限截至2000年,从建置与区划、自然环境、人口与民族等方面记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的历史与社会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