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朝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拜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035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清朝时期
分类号: TU;G634;F426
页数: 3
页码: 43-45
摘要: 清乾隆统一天山南北,赛喇木(赛里木)属(兼辖拜),其东至赫色勒郭勒,接库车界;西至哈喇乌苏,南至木素尔郭勒,逾河,接沙雅尔西南境外地界;北至天山,逾山,接天山北伊犁西路界。拜东至哈喇乌苏;南至木素尔郭勒,逾河,接沙雅尔西南境界;西至什喇勒台,接阿克苏界;有赛喇木、赫色勒布干、济尔噶朗、他尔阿里克、托克三、布隆、哈喇都伯、堪齐塔木、明哲克得、雅哈阿里克、拉布帕尔(以上属赛喇木)。
关键词: 拜城县 光绪三十四年 阿里克 托克逊 麻扎村

内容

清乾隆统一天山南北,赛喇木(赛里木)属(兼辖拜),其东至赫色勒郭勒,接库车界;西至哈喇乌苏,南至木素尔郭勒,逾河,接沙雅尔西南境外地界;北至天山,逾山,接天山北伊犁西路界。拜东至哈喇乌苏;南至木素尔郭勒,逾河,接沙雅尔西南境界;西至什喇勒台,接阿克苏界;有赛喇木、赫色勒布干、济尔噶朗、他尔阿里克、托克三、布隆、哈喇都伯、堪齐塔木、明哲克得、雅哈阿里克、拉布帕尔(以上属赛喇木)。拜、雅合阿里克都尔伯勒律,沙哈尔、色勒克恰特、阿特巴什、吹置,推格博尼、奎裕巴克、苏尔滚、托木硕克、雅尔图喇、伊密什、喀资干、鄂尔塔克齐、阿斯腾海里玛、塔克齐、玉斯屯海里玛、英额亮格尔、伯里叶克齐、什喇勒台、叶伊勒干、库什塔木(以上属拜城)。
  19世纪初,拜、赛里木两城未合并时,拜辖有18个庄:亢济克里伏雅尔坦、布隆、塔克齐、布依哈、伊塔尔齐、托干卜尔尼、央尼亮噶尔、卧土巴什、雅土拉、散卜丁、阿拉尔、乌苏克延、伯里克齐、洋阿爱玛克、噶哈尔、哈喇乌子鲁克、楚申;赛里木辖有9个庄:河子尔、卡伊尔、蜡帕尔、提杂哈依胡、爱里克、托克逊、济尔噶朗、布干、哈拉多巴。
  光绪八年(1882)拜、赛里木合为拜城县,有东、西、南、北4个大庄,下辖21个小庄。东庄(8个):雅土拉、托克逊、济尔噶朗、布隆、蜡帕尔、河色尔、明布拉可、鱼仑乙卡;西庄(6个):下哈尔、黑米地、大坂齐、闹胡特、峡河土拉、鹅斯塘不一;南庄(3个):哈拉乌於鲁克、米吉克、温巴什;北庄(4个):布隆、呀色里敏、伊塔齐、提杂哈依胡。
  光绪三十四年(1908),拜城县设4乡,辖21个大庄、46个小村。
  东乡(8庄8村):雅土拉庄、托克逊庄、济尔噶朗庄、布隆庄、蜡帕尔庄、河色尔庄、明布拉可庄(辖明布拉可村、卡赞齐村、玉格多热村、启母朗特村、阿里杆满村)鱼仑乙卡庄(辖鱼仑乙卡村、阿拉布拉可村、雅土拉村)。
  西乡(6庄15村):部哈尔庄下辖哈尔村、特格盘依泥村、阿拉杂克村、呀和坦村、布玉敢村,黑米地庄(辖库什托敏村、麦子托敏村、塔和塔村),大坂齐庄、峡河土拉庄、闹湖特庄(辖口袋克多拉村、可克牙村、扬伍洛渴村、木渣特村),鹅斯塘不一庄(辖依拉克其村、阿提工百任村、鸦符陇村)。
  南乡(3庄10村):哈拉乌于鲁克庄(辖哈拉乌鲁克村、噶哈尔村、阿斯克村、库里马村、出剪村、库依克村),弥济克庄、温巴什庄(辖克完子勒克村、鄂依斯塘村、机果得村、察尔齐村)。
  北乡(4庄13村):布隆庄(辖布隆村、东麻扎村、昌布乐村),呀色里敏庄(辖呀色里敏村、西麻扎村、苏布干村、鄂斯坎村、呀坦村、卡斯罕村、康启村),伊塔齐庄(辖伊塔齐村、特版格伯拉克启村、苦呜阿格伯拉克齐村),提杂哈依胡庄。
  上述21庄在自然区划上,分属中、东、西3个自然区。中区(南北乡7个庄)辖境,东界铁敏河,西界铁拉克河,南界沙碛,北界雪山;东区(东乡8个庄)辖境,东界温什勒克河,西界哈拉苏河,南界大坂,北界塔里克土河;西区(西乡6个庄)辖境,东界鄂依斯塘驿,西界鹅斯堂庄,南界掌伯铜厂,北界一拉河。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拜城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本志上限不限,下限截至2000年,从建置与区划、自然环境、人口与民族等方面记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的历史与社会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