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书发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0149
颗粒名称: 一、图书发行
分类号: F426;G239;F293
页数: 2
页码: 606-607
摘要: (一)机构 网点 1954年6月,乌苏县新华书店派2人在独山子矿区设立乌苏县新华书店独山子门市部。1956年脱离乌苏县新华书店,成立新疆新华书店独山子支店。同年6月,在黑油山建立一处“地窝子”书店。1957年1月,正式成立了新疆新华书店克拉玛依支店,从业人员共23人。
关键词: 独山子 新华书店 克拉玛依 销售额 图书发行

内容

(一)机构 网点 1954年6月,乌苏县新华书店派2人在独山子矿区设立乌苏县新华书店独山子门市部。1956年脱离乌苏县新华书店,成立新疆新华书店独山子支店。同年6月,在黑油山建立一处“地窝子”书店。1957年1月,正式成立了新疆新华书店克拉玛依支店,从业人员共23人。
  1958年,克拉玛依建市,克拉玛依支店更名为新疆新华书店克拉玛依市中心支店。同时,独山子支店归属克拉玛依中心支店管理。1959年,由地方投资在市区大十字修建一幢500平方米(平房)的综合书店。1972年拆除平房,建起一幢2层900平方米的书店营业楼。
  1984年、1988年相继在乌尔禾和准东公司建起综合书店。图书发行网点建设迅速发展,很快覆盖克拉玛依市区和北疆各石油基地。
  至1992年末,全市有图书发行网点37处,其中市书店设26处、独山子书店设4处、五五新镇书店设7处。发行网分布在市区至乌尔禾沿线和市区至五五新镇沿线及独山子区。职工77人,其中少数民族8人。
  (二)发行业务 从1956年建店初期到1965年的10年间,图书发行网点少,外探区各石油基地所需图书全靠书店定期流动供应。这一时期,图书品种少,书价很低,平均一本书只有0.31元,平均每年发行量498 800册、销售额155 900元。发行的图书品种,政治类主要是配合党的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出版的学习文件、材料等;文学类如《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苦菜花》、《子夜》、《鲁迅全集》等优秀作品发行量较大,还有少量的外国名著,如《静静的顿河》等;科技类图书发行量也很大,书店当时配合油田钻、采、炼、机修、水、电等行业的科技干部、工人学习需要,发行了大量的各类科技图书,如《钻井工人手册》、《采油工人读本》等。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版工作受到限制,图书发行量很低,年平均量为89万册、销售额20万元,图书发行品种单一。主要的政治任务是发行《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著作单行本等。这一期间,还发行了《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图书。文教类图书极少,出现严重的书荒。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图书发行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书店171万元的固定资产,90%是1978年后逐年增加的。1978年前,书店一直亏损。1978年开始扭亏增盈,1979年实现利润5万元,1987年实现利润10万元,1992年利润达到20万元。
  进入90年代后,由于出版事业繁荣,图书门类、品种增多,内容新,品位高,知识性强,图书发行量逐年大幅度增长。1992年图书发行销售额达760万元,是建店初期1956~1965年10年发行总额的4.87倍,是1956~1976年21年发行总额的2倍。1956~1992年共发行各种文字图书55 770 901册,销售总额44 803 593元。其中市新华书店发行42 604 003册、金额33 459 439元,独山子区书店发行10 248 456册、金额7 557 866元,五五新镇书店发行2 918 442册、金额3 786 288元。1992年12月26日,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人事部召开的表彰会上,市新华书店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单位”称号,是全疆唯一获此殊荣的书店。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克拉玛依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克拉玛依市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纯朴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记述了我市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变迁,记述了各族人民为建设克拉玛依市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