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石油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0109
颗粒名称: 一、新疆石油学校
分类号: F426;F293;G719
页数: 1
页码: 570-570
摘要: 新疆石油学校座落在独山子区大庆路北端、北京路西侧。是一所多民族的石油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前身是乌鲁木齐石油学校,1956年建校。
关键词: 独山子 少数民族学生 中等专业学校 新疆石油 石油学

内容

新疆石油学校座落在独山子区大庆路北端、北京路西侧。是一所多民族的石油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前身是乌鲁木齐石油学校,1956年建校。
  1961年,新疆石油学院中专部迁往独山子,在原独山子技工学校旧址上建立起独山子石油学校,隶属于自治区,由石油局代管。学校共开设7个专业,有专任教师122名。
  1964年,学校划归石油工业部,更名为石油工业部独山子石油学校。1970年,学校划归新疆石油管理局,改称新疆石油管理局独山子石油学校。1966~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学校各专业招生中断,教学设施被破坏,师资流失严重,在校学生全部分配工作。1973~1976年,学校改办工人大学,办短训班。
  1978年,学校改招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并增设大专班,学制3年。开设地质、钻井、采油、炼油、矿机等5个专业。1982年,学校增设油田应用化学专业。1983年,增设职工中专部。
  1985年,学校更名为新疆石油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学制4年;高中毕业生入学,学制2年;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加1年汉语预科。同年,学校成立教学研究室,并出版《新疆石油学校教学与研究》刊物。在少数民族教学教改方面,开始实施汉语教学4年不断线(基础汉语、基础技术汉语、专业技术汉语、应用汉语)。
  1989年,学校迁至新址。学校实施“三·一制加预分配”教改方案,把4年制中专的理论课压缩到3年学完,定向预分,用1年时间参加现场专业生产实践。
  1992年底,学校共设16个专业,42个班,在校学生1 540人。在校教职工611人,其中专任教师212人,具有大学学历的126人,大专26人,有高级讲师28人,讲师90人。学校拥有56个实验室,实验室用房10 461平方米;有实习工厂4 588平方米,兼做勤工俭学用。学校图书馆面积5 654平方米,藏书19万册。同年,学校在自治区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条件与办学水平评估中,分别得分91.1分和93.75分,均列自治区中等专业学校之首。
  从建校的1956年至1992年,全校累计培养中专毕业生5 127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 562人;委托外培和自培大学、大专毕业生56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7人。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克拉玛依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克拉玛依市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纯朴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记述了我市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变迁,记述了各族人民为建设克拉玛依市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