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20089
颗粒名称: 一、教师队伍
分类号: G633;G635;G615
页数: 3
页码: 553-555
摘要: 民国时期,克拉玛依地区人烟稀少,几无教育。民国27年(1938年),独山子炼油厂创办1所小学,有教师1人。至民国31年(1942年),小拐乡建起第一所民族小学,亦只有少数民族教师1人。
关键词: 独山子 技工学校 专职教师 专任教师 少数民族

内容

民国时期,克拉玛依地区人烟稀少,几无教育。民国27年(1938年),独山子炼油厂创办1所小学,有教师1人。至民国31年(1942年),小拐乡建起第一所民族小学,亦只有少数民族教师1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教师队伍不断壮大。1952年,独山子子弟学校创办,有专职教师17人。1958年建市后,中小学教职工人数达59人,其中中学教师10人。随着石油工业的高速发展,油城教育事业日新月异。至1992年,市局大中专、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发展到5 736人,比1952年增加336.4倍。
  (一)幼儿教师队伍 1954年,独山子矿区共有保教人员50人。1958年,幼儿保教人员达近百人。1965年,全市共有幼儿专任教师23人。1975年,幼儿教师发展到45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局市对幼儿教育工作作了调整,到1980年,从事幼教工作的职工达700人,其中幼儿教师100人。
  为了进一步加强幼教师资力量,提高幼教质量,从1983年开始,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当年派出中专生19人,分赴北京、抚顺、信阳的3所幼儿师范学校培训;1984年派出30人到郑州幼儿师范学校学习;1985年派出2人到安徽师大幼教系深造。与此同时,克拉玛依师范学校1984~1986年共培养203名幼儿教师,分配到市各幼儿园。
  1992年,市局共有幼教职工1 908人,其中专任教师478人。专任教师中达到中师和高中以上学历的402人,占总数的84.1%。
  (二)中小学教师队伍 1952年,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大专生1人,中专师范生3人,高中毕业生3人。1962年,全市共有小学20所、教师314人,中学3所、教师106人。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小学教师严重缺员。1972年1月,局市党委从各单位抽调了 95人到学校担任专职教师,文化程度多为高中、中师及初中。1973年,中学专职教师中有代课教师3人,工农兵教师72人(少数民族5人)。
  1978年,全市中小学共有教职工2 480人。中学教师中有代课教师140人、兼职教师22人,多出来是从职工中选拔出来的,少数是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家属工。1979年9月,从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中招收100名小学教师,从“五七”教师、高中毕业知青、待业人员及家属中招收了 150名中学教师,缓解了中小学教师缺员状况。
  1980年3月,中小学共有教学人员1 832人,其中中学教师725人,小学教师1 107人。中学教师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25%,高中文化程度占30%,实际不足高中文化程度占45%。处于中学毕业教中学的状况。
  为了改变不合理的教师队伍文化结构,1980~1984年底,从陕西、河南、山东、四川等省区招聘中学教师983人。其中大学本科生517人、专科生283人,中专生99人,其他84人。教师队伍的学历及专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科生比过去增加2.5倍。与此同时,1982~1992年间,先后选送了2 645名各类教师到全国20所高等院校进修(其中少数民族教师606人)。到1992年,毕业归来的有2 588人。
  1992年底,全市普通中学有教师2 093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643人。在669名高中教师中,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293人,占43.64%;大专毕业325人,占48.57%;高中、中专毕业52人,占7.79%。在1 424名初中教师中,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227人,占18.97%;大专毕业784人,占53.6%;高中、中专毕业390人,占26.7%;中专、高中肄业9人,占0. 64%。中学教师中,有高级教师134人(少数民族17人),一级教师640人(少数民族133人),二级教师640人(少数民族200人),三级教师351人(少数民族148人),未评定职称328人(少数民族145人)。同年有小学教师2 190人(少数民族804人),其中大专毕业及以上241人,占11%;中等师范毕业1 428人,占65.2%;高中、中专肄业137人,占6.3%。小学教师中,有高级教师611人(少数民族147人),一级教师647人(少数民族178人),二级教师495人(少数民族259人),三级教师137人(少数民族107人),未评职称300人(少数民族113人)。
  (三)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教师队伍 克拉玛依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的教师队伍始建于50年代,发展壮大于80年代。
  1956年,独山子技工学校有专职教师75人。1959年,克拉玛依技工学校和独山子技工学校共有教师146人。
  1961年,乌鲁木齐石油学院中专部迁到独山子,新建的独山子石油学校有教师122人,其中少数民族21人。同年,独山子技工学校并入克拉玛依技工学校。1962年,技工学校撤销。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学中断,大部分教师下放到生产第一线。
  1977年后,专业技术教育得以恢复和发展,到1979年底,全市已有4所中专、技工学校,有专职教师540人。
  进人80年代,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的教师队伍开始壮大。1985年,全市7所院校教职工总数为2 482人,其中专任教师703人,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19人,大专毕业及本科肄业163人,中专学历238人,中专以下学历83人。
  1988年评定职称后,共有副教授91人,讲师299人,助教374人,教员171人,未评职称247人,合计1 182人。至1992年底,在975名专任教师中有副教授85人,讲师247人,助教377人,教员154人。
  (四)职工教育队伍 1954年只有1个扫盲班,1名少数民族教师。1956年6月底,业余学校陆续建立,有专职教师56人。1960年,职教队伍发展到260人。1962年精减后,尚保留专职教师70人。1965年,从事职工教育的专职教师63人,兼职教师220人。
  1966~1978年,业余学校解散,教师下放劳动。1979年恢复职工教育,到1980年,全市共有职教专职教师113人,兼职教师872人。1985年教职工发展到463人,其中专职教师323人,与职工总数比为3.8%。1992年底,克拉玛依有从事职工教育的干部和教师795人,其中专任教师486人。在1988年的职称评定中,有20人获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克拉玛依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克拉玛依市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纯朴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记述了我市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变迁,记述了各族人民为建设克拉玛依市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