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公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9516
颗粒名称:
一、公路
分类号:
F426;U416;D625
页数:
4
页码:
246-249
摘要:
克拉玛依市的公路由国道、省道、县乡公路和石油专用公路4部分组成。
关键词:
独山子
独库公路
公路段
养路段
克拉玛依
内容
克拉玛依市的公路由国道、省道、县乡公路和石油专用公路4部分组成。
(一)国道 克拉玛依市境内国道公路有2条,即:乌(鲁木齐)—伊(宁)公路(国道编号312线),位于独山子区北部,是独山子区与奎屯市、乌苏县的分界线,在独山子区境内25千米,由塔城公路总段所属的乌苏公路段和沙湾公路段管理和养护;阿(勒泰)—独(山子)—库(车)公路(国道编号217线,全长1 067千米),由克拉玛依和独山子养路段分别养护阿独库公路235千米至705千米两桩号间的470千米公路。按养护单位和地理位置划分,该段公路可分为3段:
1.独克公路及以北(国道217线K235~K525)这段路北起和什托洛盖,经乌尔禾、白碱滩、克拉玛依至独山子九公里(与乌伊公路交汇处),长290千米。
为保障大量钻探设备、进口物资的运输,石油管理局投资100万元,自治区投资78万元,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6团场承建。1955年3月,全部工程完工。公路标准为六级,当时标准路基宽7.5米,路面宽5.5米。1956年,改建为三级公路,当时标准路基宽11米,路面宽7米。1958年3月16日,克拉玛依公路段正式接管这段公路,此线遂成为地方公路。总计有中小桥梁17座、337.45米,涵洞115道。从1960年起,乌苏总段和克拉玛依养路段对奎屯至前山涝坝、克拉玛依至白碱滩间路段,不断进行局部改造。1980年,全线实现黑色化。1984年,石油局投资89万元,养路段投资20万元,将钻井处门前车辆密集处的2千米路段扩建为一级公路,路基宽27米,路面分上下行,各宽9米,厚53厘米。1988年后,其他地段,如采油二厂、三厂、市区、九公里等处,陆续采用提高或加宽路基等方法进行了改造。1992年,此线共设10个道班负责养护。
2.独山子西岔道(国道217线K525~K534)该段路北起独克公路与乌伊公路交叉点,南抵独山子石油学校招待所,全长9千米,全段有小桥1座,长17.5米,涵洞8道。
民国29年(1940年),独山子石油公司成立时此段为可通车的便道。1961年进行改造,作了渣油表面处理,后又加以沥青罩面。1983年8月,独(山子)库(车)公路竣工,经此线与独库公路连接,称国道217线,由独山子公路段养护。
3.独库公路北段(国道217线K534~K705)独库公路是根据毛泽东生前“搞活天山”的指示修建的一条国防公路。北起独山子,南抵库车县城,横贯天山中部,全长562.73千米,是沟通南北疆的捷径。独库公路技术等级为三级,路基宽8.5米,路面宽6.5米,设计交通量为1 000辆/昼夜,海拔3 000米以下为沥青路面,以上为沙砾路面。建筑此路,共计投入人员17万人。1973年10月开工,至1983年8月(除2号隧道于1989年9月竣工外)全线竣工。投资决算约4亿元。此路大部分位于山区,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恶劣,常发生塌方、泥石流、水毁、滑坡、冻土沉陷等危害。自治区成立3个公路段养护独库公路,独山子公路段为其中之一,下设8个道班。由于此路危害频繁,1987年以后,每年只有6~10月间季节性通车。通车期间每昼夜交通量不到100辆,最多时可达200辆。
独库公路天山段,地势险峻,克拉玛依市养护的路段中主要建筑设施有:
在独库公路135千米处风景秀丽的乔尔玛耸立着独库公路纪念碑。碑底宽5米,顶宽2.4米,高13.2米。上部为白色,下部为黑色大理石贴面。正面是“为独库公路工程献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18个大字,背面是用汉、维两种文字刻写的碑文和牺牲人员的姓名。为了修筑独库这条重要国防公路,国家在人财物上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10年施工中,有10多个连队的128名指战员在塌方、泥石流、雪崩袭击中献出了生命。1984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8万多元兴建此碑,1985年9月竣工落成。
在独库公路K110~Kill千米间有哈希勒根隧道,长340米、高6.8米、宽7.5米,拱圈半径3.8米,拱墙厚0.7米。该工程在施工中采取半断面开挖,全断面间段衬砌。1978年4月开工,1980年8月建成。该隧道底部标高为海拔3 395.2米,是国内海拔最高的隧道。
位于独库天山公路K109~K110千米间的防雪走廊,全长258.48米、宽7.5米,南北走向,依山而建。东高,为浆砌片石挡墙,混凝土预制块镶面,高8.3米;西低,下部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底部是在14厘米碎石上铺以20厘米混凝土,是为防止雪崩对来往人员、车辆的侵害而建的一项防护设施。1980年建成。该工程建于永冻土上,由于山墙渗水淘空路基,造成多处沉陷。1986年填补整修后路基沉陷情况仍有发生,走廊的部分顶板也被雪崩卷走,该设施已成危险建筑。
(二)省道 克拉玛依公路养护机构养护的省级公路有3条,后养护其中的两条,总长30千米。
1.独山子东岔道 该道位于独山子区东部,系省道2933线(即奎屯至独山子公路)的一段,沥青表处路面,公路技术等级为三级(路基宽11米,路面宽8米),起自国道312线K246(以乌鲁木齐为起点)处,终至独山子石油学校招待所门前(2933线统一桩号K6 + 500~K13 + 350),长约7千米。该路段新中国成立前为自然道。1959年,乌苏养路段利用独山子炼油厂的废渣油进行灭尘处治。1961年,进行了沥青双层表面处理。该路段原由乌苏养路段养护,1984年起,移交独山子公路段管养。有涵洞3道。
2.呼(图壁)克(拉玛依)公路 呼克公路是一条省级二级干线公路,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沥青表处路面。东起呼图壁大桥西10千米,即乌(鲁木齐)伊(宁)公路89千米处,横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沿准噶尔盆地西南缘,途经呼图壁、沙湾、玛纳斯3县6个乡镇,兵团7个农牧团场和石油局702、703、704、705等4个输油泵站,终至克拉玛依市金龙镇岔路口,即国道217线3 901千米处。全长223千米,省道编号2925线。该路与克拉玛依—乌鲁木齐输油管道和载波通讯线路并行铺设,是为满足其维修工作的交通需要而修建的,实为伴行公路。其中克拉玛依公路段养护23千米。1980年8月开工,到1988年8月底开放通车。该工程采用集资方式,集资总金额9 614万元。有中桥44米/1座,小桥10 058米/16座,涵洞5 688米/389道。该路建成通车后,原经奎屯至乌鲁木齐的克拉玛依、塔城和阿勒泰车辆均改走此线,比原路减少里程76千米。
3.岔一巴公路 起自阿(勒泰)独(山子)公路420千米处(又称塔岔口,独克公路老桩号104千米),经庙尔沟、托里、老风口、额敏、塔城,终至巴克图边防检查站,全长298千米,技术等级为三级。原编号为省道干44线,新26线,1988年改为省道2926线。1949年以前,庙尔沟至塔城已有简易公路。1956年独(山子)克(拉玛依)公路通车后,部分车辆开始走独克公路,经塔岔口、庙尔沟至塔城,由此而形成自然线路。1962年,自治区公路局对这一自然线路进行了改造。同年,克拉玛依养路段接养了塔岔口至庙尔沟10千米自然道路。1974年,克拉玛依公路段对管养的10千米路段进行了渣油灭尘处治。1983年,全线实现了黑色化。1989年,交塔城总段托里公路段养护。
(三)县乡公路 克拉玛依境内的县乡级公路有小拐乡公路和乌尔禾公路2条。
1.小拐乡公路 该路起自呼克公路K176 + 600处,经月牙村(136团场二连)、小拐(136团场机关)至小拐乡,再延伸到终点136团场四连。全长8.735千米(其中主线8.15千米,支线0.585千米)。底部为25厘米厚的天然级配砂砾,面层为双层沥青表处路面,有涵洞7道。路基宽7.5米,路面宽5.5米,接近三级公路标准。1988年6月16日开工,次年9月9日竣工,决算总金额50.26万元。
2.乌尔禾公路 该线起自国道217线297千米处,经乌尔禾乡查干草村、乡政府北,至乌尔禾乡哈克村,全长3.69千米(主线3.215千米,支线0.475千米)。基层为25厘米厚天然级配沙砾,面层为2厘米厚的沥青双层表处路面。路基宽7.5米,路面宽5.5米,接近国家三级公路标准。1988年8月25日开工,1989年9月6日竣工。决算总投资22.45万元。
(四)石油专用公路 克拉玛依市油田公路的修筑是为了适应石油勘探开发的运输需要。属于国道线的克拉玛依一和什托洛盖煤矿公路,修筑时为石油专用公路。1955~1957年该路作过4次改造,总投资1 500多万元,全路长286千米。为适应克拉玛依运水和探区器材运输的需要,共增修了通往小拐、艾里克湖、夏子街等剖面支线28条,长250千米。1958年,外来筑路队调出,独克干线公路交地方管养,不再是油田专用公路。此后,油田公路建设有较大发展,兴修了克拉玛依市区至九公里、克炼厂、后山、小西湖等多条公路。1979年普查认定,已有正规油田公路551千米,其中沥青(渣油)路面88.3千米,占15.3%。此外还有为配合钻井修筑的新探区公路200多千米(包括沙漠筑路105千米)、4个采油厂的10条班车简易路454千米。至1992年,克拉玛依油田已有各种油田专用公路92条,长1 494.653千米。其中沥青公路417.263千米,砂砾路823.29千米,土路254.1千米。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克拉玛依市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纯朴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记述了我市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变迁,记述了各族人民为建设克拉玛依市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