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油品精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9435
颗粒名称: 六、油品精制
分类号: F426;TE624;TE626
页数: 2
页码: 206-207
摘要: (一)酸碱洗工艺 独山子炼油厂1952年开始用碱洗法对轻质油进行精制,使用烧碱去除油品中的酸性物,提高油品纯度。1965年,曾用常减压装置的碱洗设备精制12号机械油和45号变压器油等轻质润滑油。到70年代末,生产轻质油品的常减压、裂化、延迟焦化等车间均配有碱洗设备,分散进行精制。
关键词: 炼油厂 独山子 克拉玛依 润滑油 电化学精制

内容

(一)酸碱洗工艺 独山子炼油厂1952年开始用碱洗法对轻质油进行精制,使用烧碱去除油品中的酸性物,提高油品纯度。1965年,曾用常减压装置的碱洗设备精制12号机械油和45号变压器油等轻质润滑油。到70年代末,生产轻质油品的常减压、裂化、延迟焦化等车间均配有碱洗设备,分散进行精制。
  1977年,独山子炼油厂对航空煤油、军用柴油采用电化学精制。1982年,全部改为电化学精制,集中进行。电化学精制去掉了水洗过程,节约能源,方便操作,避免了乳化现象。
  克拉玛依炼油厂1960年开始用酸碱洗工艺加工B2—300柴油机油。1961年,建成酸碱洗装置后,除进行轻质油精制外,主要用来精制多种低凝润滑油。
  (二)糠醛—白土精制工艺 独山子炼油厂、克拉玛依炼油厂分别于1964年、1969年开始采用糠醛—白土精制工艺生产低凝固点润滑油。以糠醛为溶剂,将润滑油馏分中非理想组份分离出去,再经白土精制去掉少量剩余的胶质、沥青质、无机盐等,使润滑油的安定性、抗腐蚀性和抗乳化性显著提高。
  (三)脱蜡工艺 50年代,独山子炼油厂采用设备简陋的冷榨脱蜡工艺,对成品油进行脱蜡精制。
  1966年,独山子炼油厂采用微生物脱蜡工艺生产高级润滑油和高寒地区稠化机油、变压器油。利用解酯假丝酵母菌具有专—氧化直链烃的特点,经特殊筛选,3—5级培养,使其在发酵罐中脱去润滑油馏分中的石蜡。1969年,开始工业生产试验,1971年正式投入生产。因成本高,效益低,1984年停用。
  1982年,独山子炼油厂采用酮苯脱蜡(溶剂脱蜡)工艺。以常减压装置的常二、常三线和减二、减三线馏分为原料,采用甲乙基酮—甲苯二元溶剂脱去润滑油组份中的石蜡,降低油品的凝固点,扩大低凝固点润滑油的生产。
  1984年,克拉玛依炼油厂采用尿素脱蜡工艺降低油品凝固点,生产严寒条件下使用的特种油品和军用油品。
  (四)丙烷脱沥青工艺 1986年,独山子炼油厂开始采用丙烷脱沥青工艺。在丙烷溶剂作用下,减压渣油中的部分重质润滑油被萃取出来,作为酮苯脱蜡和催化裂化的原料油;脱油后的沥青作为生产特种沥青的原料或调合沥青的原料。克拉玛依炼油厂1989年开始采用此项工艺。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克拉玛依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克拉玛依市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纯朴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记述了我市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变迁,记述了各族人民为建设克拉玛依市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