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石油钻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9369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石油钻井
分类号: F426;F812;F832
页数: 11
页码: 161-171
摘要: 清宣统元年(1909年),使用“挖油机”在独山子钻第一口油井,至25米时喷出石油和天然气。这是新疆用机器钻井的开端。
关键词: 独山子 夏子街油田 钻探井 开发井 大规模

内容

清宣统元年(1909年),使用“挖油机”在独山子钻第一口油井,至25米时喷出石油和天然气。这是新疆用机器钻井的开端。
  民国25年(1936年)9月~民国32年(1943年)3月,新疆地方政府与苏联合营独山子炼油厂时,在独山子共钻井33 口。其中井深120~300米之间的浅井15 口;350米以上,多为700~800米的井15 口,最深的是1942年11月完钻的20号井,深1 453米;井深不详的3口,总进尺14 152米。
  新中国成立后,在克拉玛依市境8个油田(油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石油钻井。
  独山子地区:1951年5月,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独山子恢复钻井。1959年3月独山子油田停止钻井。期间,共钻探井66 口,生产井76 口,浅油层井(单井平均进尺仅132.8米)79口,总进尺193 604米。
  克拉玛依黑油山地区:1952年开始钻地质浅井。1955年7月16日黑油山1号探井(今称克1井)开钻,10月29日完钻出油,标志着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此后,这一地区钻井经历了 4个阶段:1956~1960年,甩开钻探大规模钻开发井;1961~1965年为调整时期,主要钻检查井、资料井、调整井;1966~1976年,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坚持钻井工作,每年有10个左右的钻井队进行生产;1977年后,油田进入全面开发钻井阶段,重点钻乌尔禾组油藏、石炭系油藏、浅层重油油藏和老油区的加密井网、扩边挖潜井等。至1990年底,共钻井8 924口,进尺7 316 789米。其中探井786 口,进尺1 069 296米;开发井8 138口,进尺6 247 493米。
  百口泉油田:1957年6月开钻第一口探井,1960年中断钻探,1977年恢复钻探,1978年布井详探。至1990年,共钻井743 口,进尺1 626 098米,其中探井112 口,开发井631 口。
  红山嘴油田:1956年2月开钻第一口探井,1961年中断钻探,1982年恢复钻探。至1990年,共钻井496 口,进尺532 035米,其中探井164 口,开发井332 口。
  乌尔禾油田:1956年开始钻剖面地质井和第一口探井,1957年扩大钻探规模,1961年大规模钻探告一段落。1980年恢复钻探,1992年5月开始钻开发井。到1992年末,共钻探井42 口,进尺86 208米;开发井25 口,进尺38 069米。
  风城油田:1957年3月开钻141井,1958年7月完钻,获低产油流。1980年恢复钻探。至1990年,共钻井106 口(含重油井),进尺171 429米,其中探井86 口,开发井20 口。
  夏子街油田:1956年开始钻剖面地质井,1958年5月开始钻探井(夏1井),至1959年5月,共钻探井4 口,其中两口井见到油气显示。1979年恢复钻探。至1990年,共钻井98 口(不含地质井),进尺211 731米,其中探井74 口,开发井24 口。
  车排子油田:1953~1954年开始钻剖面地质井,1958年开始钻探井和参数井,1960年6月中断钻探。1968年恢复钻探,当年钻成车6、车7井,均无重要发现。1983年开始第三轮钻探。至1990年,共钻井77 口,进尺180 065米,其中探井73 口(不含地质井),开发井4 口。
  小拐、中拐、大拐地区、黄羊泉地区:至1990年共钻探井10 口,进尺35 305.31米。
  1990年末,克拉玛依市境内(包括夏子街油田的境外部分)共钻井85 717口,总进尺1 035.3万米,其中探井1 413口,开发井84 304口。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克拉玛依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克拉玛依市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纯朴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记述了我市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变迁,记述了各族人民为建设克拉玛依市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