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清末民国时的勘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9366
颗粒名称:
一、清末民国时的勘探
分类号:
F426;P618;F832
页数:
1
页码:
155-155
摘要:
克拉玛依石油资源的发现始于何时已不可考。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刊行的《旧刊新疆舆图》和宣统三年(1911年)书成的《新疆图志》中都有关于克拉玛依黑油山(书称青石峡)和独山子原油的记述。俄国地质学家B • A •奥布鲁切夫1905年、1906年、1909年率队对准噶尔盆地进行地质考察时,也发现黑油山沥青丘和乌尔禾沥青脉。
关键词:
独山子
克拉玛依
准噶尔盆地
石油地质
独山子油田
内容
克拉玛依石油资源的发现始于何时已不可考。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刊行的《旧刊新疆舆图》和宣统三年(1911年)书成的《新疆图志》中都有关于克拉玛依黑油山(书称青石峡)和独山子原油的记述。俄国地质学家B • A •奥布鲁切夫1905年、1906年、1909年率队对准噶尔盆地进行地质考察时,也发现黑油山沥青丘和乌尔禾沥青脉。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新疆地方官吏派人采集独山子等地油样去俄国化验,证实油品上乘,遂于1909年购进俄国挖油机1座,“运置独山子,开掘油井,深至七、八丈,井内声如波涛,油气蒸腾,直涌而出,以火燃之,焰高数尺”。这是新疆用机器设备钻的第一口井,后因经费困难而夭折。
民国24年(1935年),应新疆地方政府之邀,以M•H •沙依道夫为团长的苏联科学考察团在准噶尔盆地部分地区进行地质调查。根据调查所提建议,民国25年(1936年)9月在独山子钻井,翌年1月14日1号井发现工业油流。在40年代初沙依道夫编制了独山子油田二十万分之一地质图。
40年代初,中国地质学家在独山子一克拉玛依一带进行石油地质调查活动。民国31年(1942年)11月至次年5月,受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派遣,地质家黄汲清、杨钟健、程裕淇、周宗浚、卞美年、翁文波在天山南北进行石油地质调查,重点研究了独山子油田及其附近地区。黄汲青并在所著《新疆乌苏县独山子石油及煤气矿床说明书》和《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英文)中,论述了这些地区的地质、油苗、生油层、油气运移、储油构造和发展前景,记述了独山子一带的地质勘测、钻探和开采情况。
民国25~32年初(1936~1943年初),在独山子矿区共钻井33 口,其中11 口井进行过正式采油。民国32年(1943年)5月始,苏联撤走其在油矿的全部专家和设备。至1950年,市境内再未进行石油勘探活动。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克拉玛依市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纯朴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记述了我市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变迁,记述了各族人民为建设克拉玛依市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