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工数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9357
颗粒名称: 一、职工数量
分类号: F426;T;F326
页数: 2
页码: 151-152
摘要: 民国25年(1936年),独山子石油考察团团长戴润博带领的10余名卫士与附近地区招收的少数民族青年,组成独山子最早的石油职工队伍,共约20余人。随后,不断招收华籍和苏籍员工。到民国32年(1943年)初,有华籍职员54人、工人776人,共830人;苏籍职员120人。
关键词: 独山子 职工人数 管理局 新疆石油 技术人员

内容

民国25年(1936年),独山子石油考察团团长戴润博带领的10余名卫士与附近地区招收的少数民族青年,组成独山子最早的石油职工队伍,共约20余人。随后,不断招收华籍和苏籍员工。到民国32年(1943年)初,有华籍职员54人、工人776人,共830人;苏籍职员120人。
  民国33年(1944年),国民政府接收独山子油矿后,从玉门油矿调来少数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至民国34年(1945年)“三区”革命军进驻独山子前夕,这批技术人员走散。此后,新疆“三区”革命政府依靠部分返矿的老工人、“三区”民族军转业人员和社会招收的零星工人维持油矿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成立时,接收移交的职工150余名。从此,随着石油事业的发展,职工队伍日渐壮大。1954年末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结束时,有职工5 522人,其中苏方干部304人(最多时436人),工人20余人。1955年10月,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和随后开始的开发建设,使新疆石油管理局职工人数急骤增加,1960年达到41 234人。经过60年代初的支援大庆油田会战和全国性的职工精简,1962年职工人数为27 339人。此后,职工人数随着生产发展缓慢增长。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全局有职工43 846人。1978年,职工人数增长较快,达到64 298人,1980年72 822人,1985年86 162人,1988年96 901人,1990年突破10万人,达到105 777人。
  1992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共有职工113 620人。其中干部34 956人,占30.77%;工人78 664人,占69.23%。另有计划外用工17 512人,退、离休职工11 540人。全局有各类技术人员31 078人(包括在专业岗位工作,但未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 431人(含高级政工师103人),中级职称5 793人(含政工师594人),初级职称19 712人(含政工1 569人)。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克拉玛依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克拉玛依市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纯朴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记述了我市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变迁,记述了各族人民为建设克拉玛依市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