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黑油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9139
颗粒名称: 六、黑油山
分类号: G258;P618;G25
页数: 1
页码: 55-55
摘要: 黑油山位于市区东北角,距市区中心2千米。这里是克拉玛依油田三叠系的石油露头。因原油长年外溢而结成沥青丘,高13米,面积0.2平方千米,油质为珍贵低凝油,地名由此而来。清末文献中将黑油山及其附近地区称为青石峡。《新疆图志》载:“青石峡,其中多石油。”民国8年(1919年),翁文灏所著《中国矿产志略》载“塔城青石峡,在县城东南乡,大地名青石峡,小地名黑油山,距城六百八十里。曾发现油泉甚多……质浓色黑。
关键词: 平方千米 中国矿产 黑油山 文献通考 克拉玛依油田

内容

黑油山位于市区东北角,距市区中心2千米。这里是克拉玛依油田三叠系的石油露头。因原油长年外溢而结成沥青丘,高13米,面积0.2平方千米,油质为珍贵低凝油,地名由此而来。清末文献中将黑油山及其附近地区称为青石峡。《新疆图志》载:“青石峡,其中多石油。”民国8年(1919年),翁文灏所著《中国矿产志略》载“塔城青石峡,在县城东南乡,大地名青石峡,小地名黑油山,距城六百八十里。曾发现油泉甚多……质浓色黑。”这是目前所见到的黑油山这一地名最早的记载。民国10年(1921年),刘锦藻所著《清朝续文献通考》也对此作了记载:“塔城油矿在东南境青石峡之黑油山,昔发现油泉甚多,现存九泉,以山顶一泉为最大,油旺时每日可取二百数十斤。”由于《中国矿产志略》和《清朝续文献通考》都是当时的权威性著作,所以影响甚广,此后的文献资料中,大多沿用了“黑油山”这一地名。

知识出处

克拉玛依市志

《克拉玛依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8

《克拉玛依市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纯朴的语言风格,真实地记述了我市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变迁,记述了各族人民为建设克拉玛依市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作出的不懈努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