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利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博乐市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726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利建设
分类号: F323;F426;TV512
页数: 9
页码: 338-346
摘要: 博乐于宋末就大量种植稻麦,兴建引水灌溉工程。乾隆二十九年(1764)4月,察哈尔八旗进驻博乐守卡屯田后,逐渐开渠引水灌溉。初时,利用博尔塔拉河水灌溉河南岸地亩,利用山泉水灌溉北山坡。咸丰二年(1852),由蒙古族崔兰带领一伙种地人,在亚曼塔木修建昆德仑托干水渠。光绪五年(1879),在察哈尔领队大臣喀尔莽阿指挥下,由巴依尔、哈娃尼带领蒙古族、锡伯族,每户出1个劳力,修建夏日布呼大渠。
关键词: 博尔塔拉河 引水灌溉工程 科学技术水平 蒙古族 察哈尔

内容

博乐于宋末就大量种植稻麦,兴建引水灌溉工程。乾隆二十九年(1764)4月,察哈尔八旗进驻博乐守卡屯田后,逐渐开渠引水灌溉。初时,利用博尔塔拉河水灌溉河南岸地亩,利用山泉水灌溉北山坡。咸丰二年(1852),由蒙古族崔兰带领一伙种地人,在亚曼塔木修建昆德仑托干水渠。光绪五年(1879),在察哈尔领队大臣喀尔莽阿指挥下,由巴依尔、哈娃尼带领蒙古族、锡伯族,每户出1个劳力,修建夏日布呼大渠。
  民国31年(1942),13个村共修渠道21条,全长361里,总计灌溉面积为22718亩。因小营盘地区古勒查干村历年所种之地因缺水歉收,该村蒙古族堪布喇嘛于民国31年(1942)4月,出资从博尔塔拉河开挖一条通向本村的水渠,当年该村农作物收获量较上年增加1倍,受到省政府嘉奖。
  1950年调查,博乐有渠道24条。
  1952~1955年,国家拨出大量资金、实物,兴建一批水利工程,开荒造田,全市农业生产突飞猛进。1955年,总播面积14.82万亩,比1949年的7.97万亩增长85.95%。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些现代化施工方法和材料得到应用,陆续建成一批防渗水利工程。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博乐市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志上限追溯至1764年,下限断于1985年,介绍了博乐市的建置、沿革;地方组织、群众团体;城乡建设、农林牧业、工业、经济;文教、广播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