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西域出土的古藏文契约文书》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3112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新疆古称西域,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的腹地。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中西陆路交通的主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又是一个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次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从那时起,新疆就划入了汉朝的版图,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了全面、深入、正确地阐明新疆历史,包括各民族的发展史和宗教演变的历史,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2005年年初,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批准,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决定编写多卷本的《新疆通史》,并成立了《新疆通史》编撰委员会。按照计划,《新疆通史》项目包括三部分,或称三大工程,即主体工程、基础工程和辅助工程。其中,辅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翻译一批外国学者研究新疆历史文化的优秀成果。
  众所周知,在远古时期,古老的黄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早期波斯文明、希腊文明就在新疆地区交融,众多古代民族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足迹。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数千年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积淀比较好地保留了下来,新疆已经成为一处有着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的历史文化宝地!
  从19世纪70年代起,新疆丰厚的历史文化逐渐为国外学者所了解。来自俄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瑞典的各种名号不一、目的不同的探险队、测量队和考察队,陆续走进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当时,这些探险队在亚洲的中部,在中国西北地区不断发出有惊人发现的消息,轰动了世界。人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视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竟然会埋藏有数千年之久的人类古代文明。这里有写在木板、桦皮和纸张上无人识读的文字,有令世人惊叹的佛教石窟壁画,有雕刻各种精致花卉文饰的木器,有早至战国时期内地生产的精美艳丽的丝绸、绢画、雕塑以及漆器、铜器,有中国汉唐时期以及古罗马、波斯制造的各种钱币等等。包括新疆在内的中国西部灿烂的古代文化,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西方出现了一批热衷于研究新疆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他们取得了一批非常有价值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推进了新疆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而且促进了中国历史、中亚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的深入研究。
  国外学者对新疆历史文化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如今,他们早已把研究领域扩大到了新疆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与他们经常进行学术交流,了解他们的研究情况,吸收他们优秀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编写好《新疆通史》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新疆通史》编撰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翻译了一些国外学者关于新疆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并从中选择了一部分,作为《新疆通史》项目“翻译丛书”公开出版。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使大家能够用世界的眼光,多角度、全面地了解、认识新疆的历史,更加热爱我们各族人民的共同家园!
  《新疆通史》编撰委员会

知识出处

敦煌西域出土的古藏文契约文书

《敦煌西域出土的古藏文契约文书》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稿是《新疆通史》辅助项目:翻译丛书之一种。书稿是一部全面汇集敦煌、新疆出土的古藏文契约文书,并加以细致转写和考释的著作。对于全面认识吐蕃统治丝绸之路,尤其是西域地区各民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状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稿译者杨明,长期从事敦煌、西域出土的古代吐蕃文书的解读与研究工作,在吐蕃文献的研究方面造诣深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