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奎屯市简史(1975.9~2012.12)》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2328
颗粒名称: 五、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分类号: F426;F127;F832
页数: 7
页码: 289-295
摘要: 在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前,奎屯市已具备了发展区域融合经济的条件。一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加快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各项措施的落实,区域内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聚集各类生产要素的功能不断增强,为这一区域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二是随着中哈石油管道的开工建设,国家将在独山子投资兴建一批石油化工重点企业。
关键词: 独山子 工业园 奎屯市 自治区 独山子石化

内容

在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前,奎屯市已具备了发展区域融合经济的条件。一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加快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各项措施的落实,区域内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聚集各类生产要素的功能不断增强,为这一区域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二是随着中哈石油管道的开工建设,国家将在独山子投资兴建一批石油化工重点企业。独山子将同奎屯等市(县)连成一片,形成我国又一个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区域内各县(市)围绕石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增大。三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区域内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增长迅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四是区域内先进的文化理念、加快发展的观念、开拓创新的意识十分强烈。已经形成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以及日益增强的城市聚集吸纳功能,使奎屯市具有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下承接发达地区产业重新分工的载体和能力。这一切为区域融合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奎屯市区域融合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2004年自治区编制《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建设独克、乌鲁木齐、吐哈、南疆四大石化基地。其中与奎屯市只有一路之隔的独克石化基地成为规划建设的重点地区。而且在2003年,国内投资最大的石化一体化工程—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开始筹建,按照当时建设进度计划,炼油装置将于2007年7月投料试产。面对这一难得机遇,奎屯市委萌发紧紧依托大石化发展石化下游产品产业的战略构想。与此同时,随着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开工建设,“金三角”区域各方都纷纷抢抓机遇,提出建设石化工业园的设想。独山子、农七师、乌苏、沙湾、克拉玛依等周边县市都上报了成立石化园区的申请,得到自治区政府的同意。2005年3月2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文,将这五个园区命名克拉玛依石化工业园,按照“一园五区”的模式进行运作。2005年12月10~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率领自治区党政领导艾力更·依明巴海、符强、陈雷、胡伟及自治区有关部门、兵团有关地州的负责人在奎屯、乌苏、独山子等地调研。期间,奎屯市委向自治区领导建议,五个石化园区的建设需要自治区进行协调,明确各个园区的产业方向,避免重复建设。在独山子玛依塔柯宾馆,王乐泉主持召开有关地州、部门、企业和县市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伊犁州党委书记张国梁在发言中提出,要依托独山子大石化的优势整合各个石化园区,形成发展合力。王乐泉在座谈会上强调,要进一步抓紧抓好石油天然气大项目建设的机遇,围绕核心产业,强力打造石油石化工业园区,延伸产业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努力做到同步建设、融合发展,尽快做大做强新疆石油化工产业。并提出,独山子、奎屯、农七师、乌苏具有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特别是随着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的建设,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要求各有关地州、部门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从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强化区域发展观念,淡化行政隶属关系,最大限度地消除行政区划和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统筹规划、融合发展,在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王乐泉提出将独山子、奎屯市、农七师三个石化工业园“三园合一”为奎屯—独山子核心石化工业园,要求集中力量建设好。座谈会还对奎屯—独山子核心石化园区建设发展明确了三条意见:一是园区由伊犁州管理;二是税收留奎屯;三是土地由园区统一管理规划。
  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区的确定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对于推动奎屯市的发展意义重大。2006年2月1日,自治区第二十五次党委书记办公会议明确提出建立奎屯—独山子核心石化工业园区。同年4月5日,自治区召开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启动建设工作座谈会,对园区启动建设做出安排部署,并成立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建设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确定工业园发展方向、审定园区总体规划、研究解决园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优惠政策建议,确保园区建设发展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伊犁州党委书记张继勋任领导小组组长,克拉玛依、塔城地区、农七师、自治区有关厅局领导分别任领导小组副组长或成员。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建设正式拉开帷幕。2006年8月29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自治区级石化工业园,即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当年9月28日,工业园揭牌,并设置工业园管理委员会为正县级机构。
  为整合有效资源,加快园区建设和发展步伐,2007年4月,伊犁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将1992年设立的规划面积10.08平方千米的省级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园区合并统一管理,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运作模式。为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初期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财力、人力、物力基础。管委会直属机构“一办四局”,即办公室、招商局、社会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局、财政局正式运行,派驻机构,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土资源局相继挂牌成立,并逐步履行服务和管理职能。
  这一时期,奎屯市完成园区各项规划。市委先后委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和中石油规划总院分别为园区编制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并编制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和土地利用等规划,并通过自治区评审和实施。2009年补充完善产业规划,并确定了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橡塑产品加工、天然气化工、现代煤化工和磷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首期重点规划项目26个,并全部编制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园区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期间7个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建设。
  2008~2010年,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实施环境立园、科技兴园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整合区域优势资源,紧紧抓住良好的战略机遇,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进了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入园建设,园区南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基本得到完善,具备了承载大项目建设的条件。
  2010年7月17日,自治区政府批准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区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93.38平方千米。
  按照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园区以“全力建设起步区、全面改善建成区、积极拓展北一区”的片区功能定位全方位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通过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多渠道融资,财政先后投入建设资金近9亿元,完成约22平方千米的“六通一平”建设。2008年以后,园区新建道路37千米并全部实现亮化,新建供排水管网56千米、供汽管网8.7千米、工业管廊7千米,建成水厂2座、污水处理厂1座,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同时,充分调动通信、电力、铁路等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推动通信工程、电力设施、铁路专用线等配套建设。建有变电所6座,变电总容量545兆伏安;先后建成2×2.5MW、2×125MW热电联产机组,园区供电、供热能力充裕。铁路专用线设计已经完成,出线口和路径已做预留,仓储物流区两条铁路专用线已经开工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具备了很强的项目承载能力。
  园区以产业规划为先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重大项目引进为支撑,促成一大批项目建成投产,园区已成为区域内推进新型工业化、拉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平台。依托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的资源优势,以及原有产业发展基础,通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项目入园建设。园区已彰显出产业聚集的活力和潜力。
  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导,一批依托和服务于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下游和配套项目快速形成;冶金产业初具规模,以冶炼为主、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辅的重工业即将成为园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传统产业不断提升,至2010年,食品加工、制糖制酱、棉纺浆粕、电力、建材水泥等各类工业企业40余家,形成产值20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形成以制糖、精炼油脂、乳品、面粉加工、肉奶制品、优质白酒、番茄制品、果蔬饮料和保健食品为主导的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体系。纺织、化纤不断扩大规模,有环锭纺30万锭、气流纺2932头,棉浆粕生产能力3.6万吨/年。
  在重点加快化工、冶金、电力、纺织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的同时,园区还完善产业规划,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逐步成为奎屯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也正逐步发挥出区域中心辐射功能,起到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作用。
  至2010年,园区入驻各类企业355家,其中工业企业90家。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23亿元,工业增加值3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实现就业1万人次。
  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批复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月列为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至2012年,开发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0亿元。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奎屯市简史(1975.9~2012.12)

《中国共产党奎屯市简史(1975.9~2012.12)》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本书为新疆地方史丛书之一,全面翔实地记载了1975年到2012年奎屯市在历届市委的带领下,全市各族干部职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将奎屯市建设成为一个工交建商全面发展,文教、卫生事业齐全的综合性城市的全过程,史料性较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