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建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奎屯市简史(1975.9~2012.12)》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2269
颗粒名称: 一、创建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
分类号: F127;F426;D625
页数: 5
页码: 138-142
摘要: 奎屯建市以后,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作为新兴的轻工业城市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1980~1986年,全市社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以13.2%、14.6%、18.3%和25.4%速度递增,1986年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10个边远城市之一,1988年跃入全国财政收入超亿元县市行列,198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元。
关键词: 伊犁州 经济技术开发 开发区 奎屯市 自治区

内容

奎屯建市以后,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作为新兴的轻工业城市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1980~1986年,全市社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以13.2%、14.6%、18.3%和25.4%速度递增,1986年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10个边远城市之一,1988年跃入全国财政收入超亿元县市行列,198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元。在自治区16城市中,奎屯市财政收入位居第三位。奎屯市的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拥有电力、造纸、化工、针织、轻纺、机械、塑料、建材、印刷、卷烟、食品、酿造等十几个行业,其中机械、针织、棉纺、卷烟、酿造居自治区较高水平。奎屯市的商业流通已形成网络,成为北疆地区的轻纺、百货、烟酒、五金交电、农资和物资批发流通中心,商业零售网点多,服务设施较为齐全。城市基础设施起点高,城市承载功能较强。金融机构齐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同时,奎屯市还是北疆地区的邮电通信中心,基本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
  1988年9月,北疆铁路通车到奎屯。随着北疆铁路的建成通车和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贯通,奎屯火车站成为我国西部入境第一个编组大站,位于312国道(乌鲁木齐—伊犁)和217国道(克拉玛依—库车)十字交汇处的奎屯,地缘优势迅速凸现,成为北疆的客流中心和物资集散中心。为加快奎屯经济发展步伐,借鉴沿海地区开放经验,1988年,奎屯市委、市政府酝酿在奎屯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并邀请国务院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专家来奎屯考察,希望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在奎屯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9年1月,自治区党委提出开发建设新疆要坚持“全方位开放,向西倾斜,外引内联,东联西出”的对外开放总方针,以加快新疆对外开放步伐。5月29日,自治区政府召开常务会议,提出在兰新铁路西线选建若干个不同产业特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想。在这次会议精神的鼓舞下,奎屯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89年6月向伊犁州党委和自治区党委上报《关于在奎屯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初步方案》,并制定13个暂行条例和对外商投资、内联企业的优惠政策,希望得到伊犁州党委和自治区党委的批准。
  1989年6月到1991年末,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很大的变化,先后发生了“六四”风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影响了奎屯市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立项。在一些人对创办开发区采取观望和怀疑态度的情况下,奎屯市委、市政府没有消极等待,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早日批准建立开发区,一方面积极着手开发区的软硬环境建设,制定开发区投资的优惠政策和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800万元资金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城市综合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并于1991年8月请上海同济大学有关专家对开发区先行开发的地区做出总体规划。
  1991年11月6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定》,明确提出新疆对外开放的方针和政策、措施。《决定》提出有计划地试办内陆经济开发区,从政策上创造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奎屯作为新疆沿铁路线开放的重点城市受到自治区关注。1992年3月5日,奎屯市委、市政府向州党委、州政府呈送《关于建立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并请转报区党委、区政府审批。3月11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作出《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速新疆经济发展的决定》。《决定》提出:“立即着手在乌鲁木齐、奎屯等地创办以市场调节为主,生产、科技与贸易相结合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广泛吸收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其成为全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和示范区。”
  1992年3月13日,伊犁州政府召开办公会议,专题讨论《关于建立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州长艾斯海提·克里木拜主持会议,州党委书记李逢滋出席会议。会议听取奎屯市委书记刘传振、市长洛合达尔汗·阿德勒汗关于开发区的启动和准备工作的详细汇报。会议认为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具备启动的良好条件。当日伊犁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向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转报《关于建立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并得到自治区的批复。
  作为自治区准备创办的第一个内陆经济技术开发区,奎屯开发区的成立得到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伊犁州党委、伊犁州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自治区副主席金云辉对奎屯建立开发区事宜做出具体批示。为办好奎屯开发区,1992年3月19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派出由自治区计委、体改委、党委政研室、经协办、税务局、经贸委、财政厅等多个部门组成的20人联合考察组与伊犁州党委常委、副州长郝春年率领的伊犁州7人考察组到奎屯实地考察,对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规模、发展方向、管理体制等问题座谈讨论。
  1992年3月19日,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奎屯市市长洛合达尔汗·阿德勒汗兼任主任。3月24日,自治区副主席王友三主持自治区第八十次政府办公会议,专门听取奎屯市、乌鲁木齐市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展情况的汇报。王友三指出,要把开发区办成以市场经济为主,科研、生产、贸易相结合,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试验区和示范区的成功经验,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注重效益、流动发展”的原则,实行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一齐上的方针,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管理机构有充分的决策权、管理权和自主权,财政税收享受内地经济开发区的各项政策,自治区财政一次性给奎屯市和乌鲁木齐市各拨款1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同年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对伊犁州人民政府《关于申请批准〈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实施方案〉的请示》的批复,批复同意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实施方案,并指出,开发区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四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全面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经济发展,把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办成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和示范区。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三年筹建正式起步,进入开发建设时期。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奎屯市简史(1975.9~2012.12)

《中国共产党奎屯市简史(1975.9~2012.12)》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本书为新疆地方史丛书之一,全面翔实地记载了1975年到2012年奎屯市在历届市委的带领下,全市各族干部职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将奎屯市建设成为一个工交建商全面发展,文教、卫生事业齐全的综合性城市的全过程,史料性较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