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下的工农业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奎屯市简史(1975.9~2012.12)》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2224
颗粒名称: 三、“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下的工农业生产
分类号: F426;F275;F323
页数: 9
页码: 17-25
摘要: 1975年9月15日,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山西省昔阳县召开。大会动员全国人民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尽快把全国农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提出农业要整顿,把农业生产搞上去,可以说,这是全国在农业领域的一次思想动员,表明中央试图通过这次会议,推动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心。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全国各地区抽调了上百万干部到农村帮助社队进行整顿,掀起农业生产高潮,但是,农业整顿当时强调的是学大寨,从重视农业的角度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学大寨 会议精神 工业学大庆 奎屯市 群众运动

内容

1975年9月15日,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山西省昔阳县召开。大会动员全国人民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尽快把全国农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提出农业要整顿,把农业生产搞上去,可以说,这是全国在农业领域的一次思想动员,表明中央试图通过这次会议,推动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心。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全国各地区抽调了上百万干部到农村帮助社队进行整顿,掀起农业生产高潮,但是,农业整顿当时强调的是学大寨,从重视农业的角度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三一团是一个农林水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国营农牧团场。1975年11月8日,一三一团划归奎屯市管理。奎屯市委、市革委会本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越是工业集中的地方,越是要重视农业的基本思想,发动全市各族人民打好发展农业的总体战役。根据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规定的大寨县六条标准,奎屯市委把学大寨当作促进工农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唯一途径,结合一三一团和各单位的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号召大家苦战5年,以首战必胜的精神做好当前工作。农业单位要迅速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交单位要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大力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并且要“农”字当头,切实把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财贸和文教系统等各行业都要制订出如何为普及大寨县贡献力量的规划。
  奎屯市首先把农田基本建设当作“农业学大寨”运动的一项重大事业来办。1975年11月20日,奎屯市委召开新南干渠防渗工程施工会议,决定动员全市力量,大战今冬明春,掀起一个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中心的“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热潮。为修通新南干渠防渗一期工程,以实现一三一团1976年粮食上纲要,两年建成“大寨式农场”的计划,万名群众冒着风雪严寒开挖戈壁石土,共挖土石方6万立方米。南干渠灌溉面积近5万亩土地,建成后提高了水利工程效益,增加了渠系的利用系数,增水节水,扩大灌溉面积,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
  1976年春,奎屯市委、市革委会动员全市干部群众,大力开展积肥运肥活动,号召各行各业从人力和物力上支援农业。化工厂为一三一团生产腐殖酸铵1317吨,奎屯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支援一三一团农家肥150吨,市党政机关利用春节给一三一团送肥到农田,汽车运输公司为一三一团拉运水泥预制板。
  1976年2月9~18日,伊犁州党委召开普及大寨县经验交流会,大会强调指出,各级领导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扬成绩,再接再厉,把运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一步,争取革命和生产的新胜利。23~28日,奎屯市委、市革委会召开首届“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大会,进一步动员群众,发动群众,掀起“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这次大会会议代表300人,其中,农牧业系统143人,公交、财贸系统114人、文教系统43人。会议总结交流了“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经验,表彰了一批学大寨、学大庆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讨论落实了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式团场和“工业学大庆”、普及大庆式企业的要求和措施。
  奎屯市召开“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后,相继又召开了奎屯市首届妇代会、团代会、工代会,广泛动员一切力量投身到“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
  之后,《人民日报》3月10日社论《翻案不得人心》和3月28日社论《反右倾翻案,促工业生产》及有关重要文章发表。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逐步扩大到全国各地区、各部门,随后全国开展了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再度造成社会混乱,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对这场运动感到茫然。
  反击右倾翻案风虽然一时造成社会混乱,但奎屯市委坚决贯彻中央有关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文件精神,没有陷害好人,坚持抓革命、促生产。1976年7月,奎屯市委组织工业大检查,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着重解决革命和生产的关系,努力排除干扰,把工业生产搞上去,并派出工作组深入到红山煤矿和棉纺厂帮助工作。
  1976年12月10~27日,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1980年全国三分之一的县要建成大寨县。各省、市、自治区都实现粮、棉、油、猪上《纲要》、超计划,基本上实现全国农业机械化等。
  当时奎屯市社会秩序稳定,1976年的工农业生产比1975年有所提高。农业生产:国营农场耕地面积比1975年减少700余亩,而粮食总产达822万斤,比1975年的789万增加了33万斤。工业生产除个别单位因原料缺乏未完成任务外,多数单位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1976年工业总产值4026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4.2%,比1975年增产4.9%。交通运输提前60天完成全年运输计划任务,周转量达1657万吨千米,完成计划任务的120.08%,车辆完好车率81.49%,工作车率79.14%,节约油料50262千克。工业交通利润计划任务完成336.86万元,超过计划任务46%,比1975年增加24.2%,但是,奎屯市1976年经济工作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企业劳动生产率低,原材料消耗大,产品成本高,积累水平低,企业亏损大,特别是农业企业亏损严重。1976年,一三一团的亏损总额相当于全市工业企业全年的利润总和,全市各工业企业一年实现的利润,全部用于弥补农场的亏损。
  1977年2月23日,奎屯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提出197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00万斤,单产上纲要,工业总产值要比1976年增长5%的目标。在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左”的思想影响下,奎屯市委决定在1980年之前把奎屯市东郊农场、西郊农场和10个工交企业单位分别建成大寨式、大庆式企业。
  1977年2月28日,奎屯市委召开第二次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300多人。会议认真学习了全国工业学大庆筹备会议精神,提出了制订计划,发动群众,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再次掀起抓革命促生产的高潮。会议评选出4个先进单位、8个先进集体、43个先进班组、203名先进个人。
  1977年4月20日至5月13日,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先后在大庆和北京举行。奎屯市选派代表参加了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5月29日,奎屯市委作出《关于宣传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精神的安排》,市委要求全市各级党的组织紧急动员起来,充分发动群众,开展“工业学大庆”活动。
  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精神的引领下,奎屯市工交战线生产逐月上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1977年10月3日,在自治区第三次工业学大庆会议上,新疆卷烟厂按八项经济指标考核,被命名为自治区大庆式企业,奎屯市汽车运输公司、奎屯发电厂被评为自治区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奎屯针织厂三车间被评为自治区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
  1977年,奎屯市委认真传达贯彻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一大精神,以及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精神,提出1980年把奎屯市建设成为大庆式城市的奋斗目标。
  奎屯市1977年国民生产总值(现价)3201万元;工业总产值(新规定1990年不变价)8928万元,其中轻工业总产值7649万元,重工业总产值1279万元。财政收入计划1260.4万元,实际完成1503.4万元,超额完成343万元,完成计划的119.2%,比上年实际完成数增加36.9%,财政支出455.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51万元。从完成财政收支情况看,奎屯市1977年实现了增收节支。这个局面说明粉碎“四人帮”后,奎屯市广大干部群众怀着把十年内乱造成的损失夺回来的愿望,积极投身到学大寨、学大庆活动的热潮中。奎屯市国民经济的增长,是奎屯市委领导全市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
  1978年,学大庆、学大寨、大干社会主义,是奎屯市委重要的工作内容。奎屯市委要求工交各企业单位必须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大庆领导班子革命化十二条措施,整顿厂、车间两级领导班子;二是按照学习铁人王进喜的八个方面的要求,整顿职工队伍;三是从计划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劳动管理、技术管理和设备管理入手,按照八项经济指标,以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做好企业管理;四是节约挖潜、修旧利废,开展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五是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奎屯市认真贯彻1977年12月3日召开的全国农田基本建设电话会议精神,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开荒造田1120亩,平整土地6330亩,挖排水渠15千米。东郊农场和西郊农场完成土方量相当于原一三一团1973年以来工程量的总和。打农业灌溉机井21眼,超额46.6%。东郊农场完成新南干渠收尾工程7000米,新修防渗渠3840米;西郊农场修好防渗渠4500米。为奎屯市以后的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奎屯市委要求财贸、文教、卫生战线也要学大寨、学大庆,要大力支援农业,为普及大寨县、普及大庆市做贡献。1978年8月16日,根据伊犁州党委召开财贸系统学大庆、学大寨会议精神,奎屯市委作出《关于认真贯彻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精神的安排》,要求各级财贸部门抓紧整顿,努力增加商业网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用大庆、大寨精神办好财贸,创造大庆、大寨式企业和先进单位,争取到1980年,财贸各系统内要有三分之一的单位达到大庆、大寨式的企业标准。奎屯市财贸战线职工认真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落实好全国、自治区、伊犁州有关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精神,积极支援工农业生产,做好商业流通,努力安排好市场,完成财政收支计划,基本上保证了供应。
  1978年12月18~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和以前的“左”倾错误,及时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至此,在奎屯市开展的“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终止。
  “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使奎屯市广大干部和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劳动促进了工农业生产,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与努力,但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以及奎屯市的实际困难,奎屯市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缓慢前行。1978年,奎屯市国民生产总值3670万元,工业总产值8554万元,市财政收入1412.1万元。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奎屯市简史(1975.9~2012.12)

《中国共产党奎屯市简史(1975.9~2012.12)》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4

本书为新疆地方史丛书之一,全面翔实地记载了1975年到2012年奎屯市在历届市委的带领下,全市各族干部职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将奎屯市建设成为一个工交建商全面发展,文教、卫生事业齐全的综合性城市的全过程,史料性较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