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石油工业史料选辑》(塔里木卷)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2058
颗粒名称: 塔里木盆地概述
分类号: F426;G634;F832
页数: 2
页码: 94-95
摘要: 塔里木盆地是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长年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干旱缺水、暴风频繁,使这里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没有水、没有树草、没有人烟、没有道路的沙漠(其流动性居世界第一);其地面千万年来饱受大自然风水的侵袭,形成了大小不一和多种类型的沙垄、沙丘、鱼鳞沙滩等形貌,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 向前移动 流动性 塔里木盆地 自治州

内容

塔里木盆地是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长年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干旱缺水、暴风频繁,使这里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没有水、没有树草、没有人烟、没有道路的沙漠(其流动性居世界第一);其地面千万年来饱受大自然风水的侵袭,形成了大小不一和多种类型的沙垄、沙丘、鱼鳞沙滩等形貌,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气候干燥,以流动性沙垄为主,一般高70~80米,最高的可达250米。西部因受西北风的影响,沙垄、沙丘向东南方向移动;东部因受北风影响,沙垄向西南方向移动。沙漠外围依次为冲积平原、砾石戈壁和山麓。沙漠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5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沙漠全年日照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阳光地带,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盛夏白天最高气温常在摄氏45度以上,据气温资料记录,沙漠南缘安迪尔乡的极高温为67.2度。地表温度则更高一些,常能达到70~80度。
  塔里木盆地的风沙日数占全年的三分之一以上,有时风速最高可达300米/秒。风吹时,沙丘迎风坡上的沙子发生流动,沙尘一点点的搬运到背风坡堆积,形成较陡峭的落沙坡。由于沙子被风长期吹动,沙丘也就顺着风的方向逐渐向前移动。在沙漠边缘的沙丘每年要向前移动数十米,如果刮一场旷日持久的大风,就能使沙丘移动好几米。
  塔里木盆地和边缘地区,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5个地州的44个县(市),人口1000多万人,是我国的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农林牧地区。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虽是广阔荒凉的不毛之地,但其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石油、天然气资源总量约为191.5亿吨。然而,要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从事油气勘探开发作业,其工作环境极其恶劣,艰苦条件使人难以忍受。历史上许多中、外科学家,为探索沙漠奥秘而倍尝艰辛。我国科学家彭加木就是在罗布泊地区失踪,被沙漠夺去了生命。

知识出处

《新疆石油工业史料选辑》(塔里木卷)第五辑

《《新疆石油工业史料选辑》(塔里木卷)第五辑》

出版者: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塔里木石油史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2014

《新疆石油工业史料选辑》(塔里木卷)第五辑,辑录了新疆石油工业有关的史料,内容包含石油会战一线的采访散记,油田不同时期的历史面貌,而且记述了勘探、开发、炼油、生产和生活保障等各个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