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早晨的阳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喀纳斯传说》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852
颗粒名称:
早晨的阳光
分类号:
I267;I227;G634
页数:
7
页码:
24-30
摘要:
伴随着秋季的来临,冰凉的风如同盘旋的苍鹰伸直了翅膀,开始在阿尔泰山的夜空里孤独地徘徊了,喀纳斯村仍旧如同过去一样,在一种无名的渴望与等待里,走出了被神话缠身的日子,期望着一种结束后的释重。
关键词:
阿尔泰山
孩子们
男人们
喀纳斯
俄国军队
内容
伴随着秋季的来临,冰凉的风如同盘旋的苍鹰伸直了翅膀,开始在阿尔泰山的夜空里孤独地徘徊了,喀纳斯村仍旧如同过去一样,在一种无名的渴望与等待里,走出了被神话缠身的日子,期望着一种结束后的释重。
寺里和村里的牧群,仍旧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流动着,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村里的炊烟与过去没有什么两样,仍旧绕着林梢向天空走去,仿佛如静止的时间。只是村里一个个走过的人,他们的心情如同蓄满了水的洼地一样,渴望水满后外溢的淋漓,有了一种不安情绪和不祥的预感。
人们依旧如同往日一样,在草地和路边交谈着,在不安的低语中生活着,村里仍旧有着老人的去世升天,仍旧有着妇女痛苦的呻吟和初生婴儿第一声嘹亮的啼哭,依然有着年轻男女结婚的宴席和烈酒;被牛拉着行走的勒勒车轴,吱呀吱呀的声音依然响起。村头的一群肥大而憨实的牧狗们依然撒着欢,撇着左腿,洒着尿汁,守卫着自己认为属于自己的领地,时不时地低下头来,用鼻子在母狗的后腿间嗅吮着,拱抓着,耕耘着属于它们明年春天的收获。
村里的男人们在羊群撒出去以后,不再去无聊地消遣着自由的时光了,他们找出了很少用过的鸟铳和火药,拎出了放在库房早已铁锈的大刀,用羊尾的油脂不停地擦拭着,在河边的岩石上不停地磨着。
村前最高的一座山顶,新立起了一个用红松木搭起的瞭望棚,每两个男人为一组,不分昼夜,开始了他们对外面世界的观察。孩子们从喇嘛学校枯燥的经文里,背着羊皮包走出学堂之后,不再继续他们无忧无虑的玩耍,而是疾跑着回到家里,将用花布包起的饭,送到那座瞭望棚的山上,然后便趁着大人吃饭的时间,爬上瞭望棚,用手罩着刺眼的阳光,向四周的山外不停地张望着。
“呜——呜——呜………”
“呜——呜——呜………”
在一个让人感到极为疲惫的傍晚,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瞭望棚里的牛角号凄厉地响了起来,悠长而苍凉地在喀纳斯湖的上空抖动着……
男人们脚步有力,急速地抓起手中的武器,向喇嘛寺奔去。
巴图尔老人听到号角声,背上竖在床边的鸟铳,翻身上马急速赶来时,已是最后一个来到的人了。寺前,聚集了很多的男人,杂乱的人群兴奋地涨红了黝黑的脸庞,他们用粗糙的大手紧握着长刀、木棍、鸟铳、铁叉和其他各种武器,不同的民族聚集在一起,等待着僧格喇嘛的号令。
全副武装的僧兵们,早已身着镶着闪闪耀眼银扣的皮坎衣,穿着用皮革做出的宽大的长裤,背着一式的快枪,骑在马上整齐地排成了一队。就在人们的期盼中,僧格喇嘛身皮大红的外衣,神情镇定地站在了高高的石阶上。
“神的子民们,我们时刻到了”,他将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向着苍天中的神祗祈祷着:
“太阳的后人,让我们拿出我们的勇气,保卫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家园,保卫我们的孩子吧,太阳之神,我们渴望你的庇护”。
“跟着我——前进吧,我的孩子们!”
僧格喇嘛有力地将右手臂划出道弧线,向前方指去,声音洪亮地命令道。
安静的队伍,在武器的轻微撞击中,疾速行进在黄昏的土路上,荡起的浮土飞扬着,弥漫在队伍的上空。
僧格喇嘛骑着一匹硕长高大的白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身披的红衣后摆被风吹起,犹如一面迎风招展的战旗,身后是雄壮威武的僧兵队伍。这些年轻的僧兵们,一张张稚气的脸庞、一双双透着秀气的眼睛,洋溢着无比的泰然自若,在他们的身上渲泄着丝丝缕缕青春的浓郁芬香,仿佛即将走进天堂的大门,幸福、安详而又紧张不安。在整齐行进的僧人队列后,簇拥着大片头顶各样皮帽、手持长刀、鸟铳和提着粗大木棍的男人们,他们用兴奋的眼神交流着、鼓励着,不停顿地向山口地点进发。
残损的夕阳照射着血红的天边,仿佛点燃了天边的云彩,点着了如海的森林,整个世界仿佛燃烧了起来。
踏着血红的阳光,踏着枯黄的草地,这支急速行驰的队伍,无声地蜿蜒在阿尔泰山一个不为人知的深山峡谷里。
从山外的城镇里,开来了一支武装的军队。这些身着制式灰黄色服装、枪刺闪着寒光的俄国军队,拖着一台沉重粗笨的铁炮,呈双列队形,松松垮垮又兴奋地行进着,喀纳斯河边的羊肠小道,好似一条望不到边的灰白色布条。
在这个长长的队伍里,骑马走在最前列的是一个军官,他在用一个圆筒望远镜向山头张望之后,便手拿着用羊皮绘制的地图,指指点点,向身后的人们不停地发出命令。
不一会,一辆用2匹白马拉着的铁炮,被几个头戴铁盔的士兵,支在了一个小土堆后。好一阵忙碌。随着一团红光闪过之后,一团浓浓的白烟从铁炮的口中吐了出来,紧接着是一声惊天的巨响。一发炮弹向山顶打来。僧格喇嘛的队伍正埋伏在半山腰的一个峡谷里,被炮弹炸起的湿土和草渣,向待在山背后的人们迅猛地盖了下来,等待命令的马队出现了一丝小小的惊慌和不安。在随后落下的几发炮弹声中,人们便不再感到害怕了,马群也很快适应了。
一阵探索式的轰炸,在没有任何反应之后,俄国军队感到没有什么威胁,绵长的队伍又继续前进了。当早已疲惫的俄国军队行进到卧龙湾的深谷里时,突然听到了一阵冲天而起的呐喊声。
“打!”
声音未落,只见一排排巨大的圆石,呜咽着洪水般从天而降;一列列沉重的滚木,呼啸着如惊涛骇浪般向俄国士兵压去,轰然的枪声如雨点一样响成一片,夹杂着各种语言的呐喊声、战马的嘶鸣声,整个山谷如同天神震怒、雷神落降人间……
俄国军队的队形,立刻被突然而至的猛烈冲撞,一截截被切成了无数个孤岛,随后被排山倒海的巨石和圆木摧倒淹没;一个个士兵的身体被辗成肉团、撞成碎片,一匹匹战马在急剧的突变中惊成一团,血肉横飞。
这时,已是太阳落山的一霎那间,高高的山巅上,一个身着红色衣袍的身影,耀目地耸立在云中,如同一面飒飒作响的旗帜,如同一位愤怒的天神一样,用平静而自信的目光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杀!”俄国军队将收拢起来的残兵聚集在一起准备后撤时,一队队操着各种语言、身体强壮、杀声震天的马队,手舞着闪亮的长刀,呐喊着潮水般从山腰的森林间、从山谷的草地里,突然冲驰而来。他们的长刀如同切瓜,刀起血飞、人头飞滚、刀光剑影,在一片混乱的哀号中,将落在急速逃窜队伍后面的俄国士兵拦腰斩断……
夜色如同稠密的浆糊,渐渐地浓了起来。滚石声、撞击声、喊杀声、枪炮声、马蹄声渐渐地远了。月光如同直泻的银河水一样,照耀着喀纳斯美丽的山谷,照耀着人们兴奋而疲惫的面孔。一块块从山巅落入水湾、河道的巨石,簇拥着,被喀纳斯河的水冲涮着,浪花溅出的声音,顺着深深的河谷,传出很远的距离,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地清脆和响亮。
整个喀纳斯村庄的夜晚沸腾了,村里的妇女们结束了焦急的等待,早已把用干燥油脂松木搭起的篝火点燃,将热气腾腾的肉块摆在草地上,篝火在哗哗噼噼地响着,堆满各种武器的草场中,人们在火堆边尽情饮酒、歌唱,孩子们在兴奋的人流中,身子像一条条自由流动的小鱼,欢快地游来窜去。火星腾飞、闪耀着、消失在蓝蓝的夜空,火光映红了人们开心的笑脸。
在湖水中畅游的“湖神”们,也成群结队从湖底升起来,游出平静而温暖的水面,在岸边的浅滩上交尾摇头,吱吱作响,聆听着数百年来喀纳斯村庄早已久违的欢乐。
知识出处
《喀纳斯传说》
出版者: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出版社;新疆电子出版社
出版地:2004
本书收录流传在喀纳斯地区的民间传说故事30篇,从文化角度介绍喀纳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