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老残游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乌鲁木齐风物录》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784
颗粒名称:
《老残游记》
分类号:
I207;G634;G633
页数:
1
页码:
83-83
摘要:
《老残游记》是我国一部著名的章回体小说。前20回作者刘鹗于1903~1906年在天津写成,《老残游记》续集在乌鲁木齐写成。2000年亚洲文坛和亚洲著名文学家将其评为亚洲百年百部著名小说的首部,认为其语言富于表达力,在描写自然景物、人物心理状态方面,尤其在乌鲁木齐写成的续集在描写风土人情方面更具特色,是亚洲及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文学瑰宝。
关键词:
老残游记
封建社会
心理描写
单行本
乌鲁木齐
内容
《老残游记》是我国一部著名的章回体小说。前20回作者刘鹗于1903~1906年在天津写成,《老残游记》续集在乌鲁木齐写成。2000年亚洲文坛和亚洲著名文学家将其评为亚洲百年百部著名小说的首部,认为其语言富于表达力,在描写自然景物、人物心理状态方面,尤其在乌鲁木齐写成的续集在描写风土人情方面更具特色,是亚洲及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文学瑰宝。
《老残游记》的内容以一个摇手铃的江湖医生老残为中心,写出了他游医行程中的见闻和活动,重点抨击了那些名为清官,实即酷吏的虐民行为。写这部小说目的是为了“哭棋局已残,吾人将老。”他把封建社会当做无一处不残的破船,在大浪航行中将随时覆没。而船主和掌舵的却没有错,只是他们过惯了太平日子,一遇风浪就毛手毛脚,而船上的水手却掠夺乘客衣食,一群高谈阔论的家伙在乘机敛钱并且自找一块安全的地方,鼓动别人去流血。好心的老残将一只罗盘送到船上,可水手和演说家却说老残是内奸,把老残赶走了。在乌鲁木齐写的《老残游记》续集,书中人物归于僧道,作者思想走向佛教无为的脉络,表现了刘鹗无可奈何的悲哀。有人说老残预见了封建社会必将灭亡的命运。这部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老残游记》语言清新,自然景物描写细腻真切,构成了一幅幅风景画和风俗画。如描写:“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济南。写千佛山“苍松翠柏,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株丹枫夹在里面。”第三回写黄河打冰如身临其境,白妞的美妙歌声,桃花山的月夜,大明湖的景致,写得如画面一般明净,对读者很有吸引力。《老残游记》在艺术上另一个重要特色是心理描写。这在我国已往的小说中是少有的,尤其是在作品中出现了长段心理描写。胡适先生曾撰文认为,描写技巧较高,抒情状物,时有可观。通过烘托的手法,时收时放的结构,东西交错的形式和一系列不离中心而又贴切的比喻,绘声绘色描写了人物的心理。《老残游记》续集通过描写斗姥宫尼姑逸云恋爱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人物郁闷、凄凉、惨淡的心情。鲁迅先生撰写的《中国小说史略》对《老残游记》作了一系列的科学论述,认为其有独到之处:“摘发所谓清官之可恨,或尤甚于脏官,言人所未尝言。”
《老残游记》1903年先在天津《绣像小说》半月刊发表连载前13回,老残这个人物很快被编入曲艺、戏剧,广为流传。后又在天津《日日新闻》发表后7回。1906年正式出版了初编20回单行本,1935年又出版了二编6回单行本。另外还有外编第一卷的残稿《老残游记资料》,是魏绍昌专程到乌鲁木齐考证写成,可见当时人们做学问的严谨。
知识出处
《乌鲁木齐风物录》
出版者: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出版地:2006
本书主要记录了乌鲁木齐的山川风光、名胜古迹、文化胜地、特色饮食、流行工艺、历史文化、文物集锦、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城市交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