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塔里木乡搞农田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尉犁文史——兵团专辑》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1170
颗粒名称: 支援塔里木乡搞农田建设
分类号: G641;C55;I267
页数: 2
页码: 60-61
摘要: 兵团所属团场牢记毛主席“既是生产队,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教导,三十一团地处尉犁县辖区,与塔里木乡紧密相连,塔里木乡的土地不平整,水利设施不完善,是单产低、生产上不去是关键问题。共青团农场坚决执行农二师党委的指示,1965年—1966年,由场机关李禹山、生产一队队长咎龙喜、政指徐东海带领全队人员平整土地2万亩,修通渠道桥梁闸门130座,为后来种水稻、棉花丰产丰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尉犁县 农二师 民族团结进步 丰产丰收 塔里木

内容

兵团所属团场牢记毛主席“既是生产队,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教导,三十一团地处尉犁县辖区,与塔里木乡紧密相连,塔里木乡的土地不平整,水利设施不完善,是单产低、生产上不去是关键问题。共青团农场坚决执行农二师党委的指示,1965年—1966年,由场机关李禹山、生产一队队长咎龙喜、政指徐东海带领全队人员平整土地2万亩,修通渠道桥梁闸门130座,为后来种水稻、棉花丰产丰收打下了基础。
  80年代团场连续几年派有经验、懂生产、会种水稻的骨干胡兴付、吴玉斌等多人帮助塔里木乡试种水稻、棉花成功,为以后粮食棉花丰产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连续多年派收割机帮助塔里木乡收割麦子,质量好,进度快,都赢得了农民的欢迎、尉犁县塔里木乡党政领导的好评。
  由于团场党委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平时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进行“两个离不开”思想教育,40多年来,没有发生大的民族纠纷,团场干部职工总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遇事吃亏的思想,多为民族同志办好事。1990年,八连牧工在十二连海子塔河边放牧,回来报告称老乡把他的羊圈烧了,还要赶他走。团领导派李春喜和我二人前去解决,就是本着吃亏的思想解决的,给老乡讲清了道理,老乡认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没有赔偿任何东西。
  多年来,兵地关系密切,逢年过节团场领导带电影队、医疗队到地方边远牧区慰问,得到民族同志的好评,不论走到哪里,尉犁县人民特别是塔里木乡人民都会伸出大拇指说:“三十一团亚可西。”1988年1月16日,三十一团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政府,农二师验收并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团”。1998年11月24日,被兵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集体称号,成为塔里木垦区第一批兵地团结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尉犁文史——兵团专辑

《尉犁文史——兵团专辑》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尉犁县委员会

出版地:2003

《尉犁文史·兵团专辑》,较详细介绍了兵团农二师塔里木垦区各单位的历史变迁、发展变化以及老军垦回忆录、支边青年在塔里木等情况,它向我们再现了五、六十年代老一辈军垦战士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