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草场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98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草场建设
分类号: F127;F326;F426
页数: 1
页码: 442-442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焉耆专区冬季牲畜越冬除利用冬季草场外,用夏秋季收割的牧草和农区种植的少量苜蓿补饲。1955年,库尔勒专区苜蓿播种面积8776亩。1956年,巴州人工改良草场面积54万亩,人工栽培牧草6000亩,制作青贮饲料75.9万公斤,贮冬草5460万公斤。1963~1965年,巴州重点抓了草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共堵坝166座,挖水井2195口,兴修大小渠道52条、蓄水池6个、大小牧道260余公里、牧桥8座。
关键词: 巴音布鲁克 人工草场 禾本科牧草 人工种草 蓄水池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焉耆专区冬季牲畜越冬除利用冬季草场外,用夏秋季收割的牧草和农区种植的少量苜蓿补饲。1955年,库尔勒专区苜蓿播种面积8776亩。1956年,巴州人工改良草场面积54万亩,人工栽培牧草6000亩,制作青贮饲料75.9万公斤,贮冬草5460万公斤。1963~1965年,巴州重点抓了草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共堵坝166座,挖水井2195口,兴修大小渠道52条、蓄水池6个、大小牧道260余公里、牧桥8座。1966~1972年间,和静县巴音布鲁克牧区从西藏和四川阿坝引种抗寒早熟品种青稞成功,亩产82.5~142公斤;引种和栽培新麦草、垂穗鹅冠草、大麦草、老芒草、垂穗披碱草、早熟禾等20种。1974年,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农村草场被大量开垦,优良草场面积下降,全州苜蓿种植面积仅为1438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牧业生产,在牧区利用飞机播种牧草籽种,在扩大人工草场的同时,发展围栏草场。1980~1981年,和静县在巴音布鲁克高山牧区试种各种牧草106种,其中豆科牧草59种、禾本科牧草47种。试种结果,禾本科牧草适应性好。1979~1985年,7年全州累计人工种草9.9万亩,建双层草场7万亩,围栏草场40万亩,灌溉草场201.8万亩,改良草场20万亩,修建牧道9401公里,挖渠1744.6公里,打水井1102眼(其中机井23眼),建蓄水池128座。1985年,当年人工种草1.77万亩,围栏草场5万亩,灌溉草场17万亩,改良草场5603亩,修建牧道95.5公里,挖渠249.7公里,打井266眼,建蓄水池53座。1986~1990年,随着《草原法》颁布实施,人工草场建设步伐加快,5年人工种草26.13万亩,其中苜蓿6.94万亩,建双层草场13.79万亩,围栏草场51.33万亩,灌溉草场135.76万亩。1990年,人工种草5.89万亩,建双层草场2.08万亩,围栏草场11.56万亩,灌溉草场123.77万亩,改良草场81.3万亩。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