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楼兰古绿洲的形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75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楼兰古绿洲的形成
分类号: P618;F426;I267
页数: 1
页码: 195-195
摘要: 楼兰古绿洲大致位于北纬40°29′55″、东经89°55'22″一带,在罗布沙漠和罗布洼地过渡地偏北部位。因塔里木地块于中新世逐渐缓缦下沉,使塔里木盆地东部形成一个极大的湖泊。中、晚更新世之交的构造运动,使湖泊大规模退缩而衰亡,河流不断向前推进,出现河流沉积大规模超覆于早期湖泊地层之上的“水退式层系”。统一的塔里木河水系大约到晚期更新世就逐渐形成,其时正当大理水期后期,河水量大而稳定,中游带来大量的泥沙堆积,形成一个巨大的入湖三角洲。
关键词: 塔里木河 更新世 塔里木盆地 古绿洲 塔里木河下游

内容

楼兰古绿洲大致位于北纬40°29′55″、东经89°55'22″一带,在罗布沙漠和罗布洼地过渡地偏北部位。因塔里木地块于中新世逐渐缓缦下沉,使塔里木盆地东部形成一个极大的湖泊。中、晚更新世之交的构造运动,使湖泊大规模退缩而衰亡,河流不断向前推进,出现河流沉积大规模超覆于早期湖泊地层之上的“水退式层系”。统一的塔里木河水系大约到晚期更新世就逐渐形成,其时正当大理水期后期,河水量大而稳定,中游带来大量的泥沙堆积,形成一个巨大的入湖三角洲。晚更新世末期强烈的上升运动使青藏高原进一步抬高,阻挡印度洋湿润水汽进入塔里木盆地,气候强烈变干,河川径流大幅度减少。到全新世初期,古老的三角洲水系网衰退减少,最后仅留下以孔雀河故道库姆河为主流进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水系。地下水位随之大大降低,植被大量枯死,地面失去保护。塔里木盆地东部,正当强劲的东北风之冲,而更新世以来塔里木河带给下游的大量泥沙沉积,就为风沙地貌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物质基础。先是就地起沙形成风蚀流动地,随着水份条件的恶化,植被覆盖的缩小,风力作用的加强,流动沙丘分布面积不断扩大,终于连成一片。只是在有水的河流与湖泊之处,才被阻隔。尤其是沿河两岸水分条件较好,水草丰盛,形成天然的绿洲。从土垠遗址建立在风蚀雅丹的凹地之中来看,早在楼兰古绿洲出现城堡之前,就已形成罗布雅丹和罗布沙漠。楼兰古绿洲的西面,罗布沙漠低缓起伏,故河道和不高的沙丘交错分布。干涸的河道旁尚存在林相败落的胡杨。塔里木河下游库姆河等河流蜿蜒东流,入注古代的罗布泊。河道旁胡杨成带,葱葱郁郁。在东面,塔里木河尾水潴成浩淼的湖体,湖边芦苇丛生。湖水虽逐渐咸化,仍有水族生存,它与周围无垠的盐土平原和奇特的“雅丹”地形,组成富有特色的自然地理景观。这样,河流提供生活所需的淡水,湖泊提供渔猎的方便,河流两岸水草丰茂,定居下来的部族生养繁衍,从而慢慢孕育形成楼兰古绿洲。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