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
唯一号: | 320020020210010691 |
颗粒名称: | 第一节 历代概况 |
分类号: | D625;D92;F426 |
页数: | 2 |
页码: | 138-139 |
摘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工作者对巴音布鲁克外围和静县查呼萨拉(沟)和阿拉沟的古墓葬群进行发掘,经碳14测定有关出土文物,距今2600~2100年前(约相当春秋晚期和汉初),即有姑师(车师)人在这一带活动。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原在敦煌、祁连间的乌孙部落西迁至赤谷城,其势力向东发展到珠勒图斯地区。故《汉书·西域传》载:龟兹、焉耆二国“北与乌孙接”。 |
关键词: | 巴音布鲁克 西突厥 阿史那贺鲁 巴音布鲁克区 牲畜存栏头数 |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