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质地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68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地质地貌
分类号: I267;K928;P642
页数: 3
页码: 133-135
摘要: 巴音布鲁克的地质构造系华力西运动末期形成的天山地槽褶皱带的一部分,主体由中上元古界变质岩、古生界变质岩、古生界沉积岩、火山岩的紧密褶皱和压性断裂组成。地形呈东西走向,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地貌大致分为山间盆地和山地狭谷两个类型。境内有高山、森林、草原、河流、沼泽、湖泊等。
关键词: 巴音布鲁克 巴音郭楞 乌拉山 山间盆地 巩乃斯

内容

巴音布鲁克的地质构造系华力西运动末期形成的天山地槽褶皱带的一部分,主体由中上元古界变质岩、古生界变质岩、古生界沉积岩、火山岩的紧密褶皱和压性断裂组成。地形呈东西走向,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地貌大致分为山间盆地和山地狭谷两个类型。境内有高山、森林、草原、河流、沼泽、湖泊等。
  【山间盆地】 巴音布鲁克除巩乃斯谷地外,主要由珠勒图斯山间盆地组成,艾尔温根乌拉山将盆地分为伊克珠勒图斯和巴尕珠勒图斯两个盆地。
  西部为伊克珠勒图斯,呈椭圆状,从构造上看,属中生代山间断陷、第三纪岩层,表层有大量冰碛,为河流沉积物掩埋,盆地边缘有大片冰碛构成的丘陵地。在强苏附近的东坡,可见四个高度不同的冰碛阶地,海拔高程从上至下分别为350、255、240、235米。第四纪冰碛阶地以下为洪积扇带。再下为大面积草墩沼泽,沼泽面积827平方公里。盆地内发育着开都河河曲。
  东部为巴尕珠勒图斯,是东西向狭长的山间盆地。山麓边缘分布有冰碛垄形成的波状起伏丘陵,相对高差100~200米,由于山麓的泥石流作用和扇缘沼泽化,道路泥泞,交通不便。盆地内局部存在永久冻土区。巴音布鲁克东部河谷内的冻胀丘发育高2~3米。盆地内地表径流不能渗入下部的冰冻层,发育了大面积的草墩沼泽,沼泽面积256平方公里,水草丰茂。巴尕珠勒图斯盆地主要为夏牧场,6~9月有和静县的5乡1场、焉耆县的7乡2场、州种畜场和农二师6个团场等20多个单位的约40万头牲畜在此放牧。
  【沼泽】 巴音布鲁克的沼泽,主要分布在珠勒图斯盆地,面积1083平方公里。分布于巴尕珠勒图斯的有阿热勒、哈尔格其玉库仁希维尔、哈尔乌苏、扎尕斯坦希维尔等8片沼泽地,面积256平方公里,占沼泽总面积的23.64%。分布于伊克珠勒图斯的沼泽有哈尔乌苏、浩图尔汗乌苏、巴格辛阿勒热、哈拉布热等15片沼泽,面积827平方公里,占沼泽总面积的73.36%,其中哈尔乌苏沼泽面积达200平方公里。
  【湖】 巴音布鲁克有天鹅湖、拜尔诺尔、呼斯台哈尔诺尔、哈尔诺尔乌苏等大小湖泊7个,湖域面积556.2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天鹅湖300平方公里,拜林诺尔250平方公里,最小的靠根诺尔,面积0.2平方公里。天鹅湖风景秀美(详见名胜古迹章)。哈尔诺尔乌苏(蒙古语,意为黑色的湖),水域1平方公里,发源于哈尔诺尔萨拉及其沟脑部的冰川,奇峰怪石,倒影入湖,天光云影,互相映照,四周草木丰茂,山花烂漫,有“小天池”之称,为旅游观光的胜地。
  【泉】 巴音布鲁克境内,共有大小泉13个,均分布在巩乃斯河左岸,著名的有阿尔先布拉格、库尔德哈丹布拉格、高久尔布拉格、哈尔布拉格,其中以阿尔先温泉为最有名(详见名胜古迹)。
  【河流】 巴音布鲁克境内有20条河流,其中属珠勒图斯盆地的有德勒格、莫随图郭勒、巴音郭楞河等16条河流,大部分汇水入开都河;属山间谷地的有巩乃斯河等4条河流。开都河上游经巴音布鲁克流域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水流平缓。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境内,开都河最大的支流是巴音郭楞河(蒙古语为富饶的河),发源于西部天山山脉的冰川带,长85公里,上游平均宽9米,平均水深0.8米,下游平均宽20米,平均水深1.2米,河水水源丰富,水量大,河两岸草地宽广,牧草丰美。
  巩乃斯河 在巩乃斯山间狭谷内,由德拜尔开、阿尔先郭勒和阿尔先萨拉3条支流汇聚而成,水质清沏,水流湍急,与珠勒图斯盆地的其他河流,大不相同。
  【山沟】 巴音布鲁克沟壑纵横,蒙古语称沟为“萨拉”或“郭楞”。全区共有大小山沟556条,最长的为巴音郭楞乡的苏力间,长达60公里,有大小支沟近100条,长年流水,是苏力间村的冬牧场。其余的山沟,10公里以下的占80%。有的山沟两侧的山峰终年积雪,有的山沟绿草如茵,流水潺潺,其中巩乃斯沟,长40公里,宽800米,两坡有60平方公里的松桦混交林,水草丰茂,山花摇曳,夏季清凉宜人,有“绿色峡谷”之称,是巩乃斯乡的四季牧场,也是避暑消夏的胜地。
  【山、达坂】 巴音布鲁克草原四周高山环绕,整个草原共有63座山峰,南有奎克肯乌拉山、随德尔拜林乌拉山,北有那热德乌拉山、腾格尔乌拉山、海比尔乌拉山,中有艾尔温根乌拉山,为伊克珠勒图斯和巴尕珠勒图斯的界山,长170公里,宽50公里,主峰海拔4318米,是草甸山。
  距巴音郭楞乡南19公里处的奎克台肯乌拉山、随德尔乌拉山与拜城县、库车县、轮台县交界,海拔4200米,山顶积雪,长年不消,亦称“白山”,是天山的一条支脉,盛产硫磺、铁,有黄羊、野猪、雪鸡等野生动物。白山北坡有3条较大的深沟。白山汉称且弥山,一作“三弥山”,隋《西域图记》中称阿羯山,《唐书》作阿羯田山,清《皇舆西域图志》称额什克巴什鄂拉。
  在耸立的群山之间,有74个达坂(山口),是联系四周县乡的交通要隘。草原西部有奎克乌苏达坂、江宾达坂、希南达坂,与特克斯县、巩留县相通;北有乌拉达坂、哈逊达坂,直达尼勒克县、沙湾县;东有扎尕斯台达坂、敦德达坂、木斯廷达坂,是通往巴仑台的隘口;南有陶尔古特达坂、奎克达坂,与拜城县、库车县、轮台县相连;中有著名的艾肯达坂,为和静县通往巩乃斯公路要道,海拔3035米,冬季大雪封山,公路两旁虽设有防风拦雪的屏障,但七曲八折的盘山道路,有时也难通行。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