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东昆仑山—阿尔金山山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63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东昆仑山—阿尔金山山地
分类号: P618;F426;I267
页数: 1
页码: 66-66
摘要: 【阿尔金山】 是州境东南部塔里木盆地东端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之间的界山,大致呈北东东方向延伸至甘肃省。州境内山体长680公里,宽50~100公里,一般高度海拔3000~5000米。气候干旱,为荒漠山地。其大地构造单元属塔里木地台,主要由前震旦系变质岩组成,第四纪随青藏高原的隆起而抬升。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褶皱带 最高峰 昆仑山

内容

【阿尔金山】 是州境东南部塔里木盆地东端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之间的界山,大致呈北东东方向延伸至甘肃省。州境内山体长680公里,宽50~100公里,一般高度海拔3000~5000米。气候干旱,为荒漠山地。其大地构造单元属塔里木地台,主要由前震旦系变质岩组成,第四纪随青藏高原的隆起而抬升。
  阿尔金山西段的苏拉木塔格山,山峰一般海拔5000米,最高峰6295米。5500米以上有常年积雪和现代冰川分布,但规模不大。东段山体一般海拔3000~4000米,金雁山最高海拔4347米。北东向山间纵谷发育。
  【昆仑山】 位于塔里木盆地与藏北高原之间,从帕米尔一直绵延到柴达木盆地边缘,与巴州西界相近的山体大约在东经84°以东,称东昆仑山,州境内山长660公里,宽150公里,呈东西向延伸,最高峰木孜塔格海拔6973米。
  昆仑山北带为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南带为中生代褶皱带。老第三纪期间,构造运动微弱,上升缓慢,塑造成近似准平原的地形。新第三纪以来,特别是上新世到早更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全地带大幅度上升,成为世界著名的青藏高原最北部分。由于内部的差异性运动,形成一些山间断陷盆地。
  昆仑山北坡山势峻拔,南坡与藏北高原相接,山势和缓。整个山地为高寒荒漠地带,荒漠直接与常年积雪及冰冻带相接。
  【托库孜达坂山—阿里雅里克山】 由元古代、古生代地层及坚硬的花岗岩组成,山体一般海拔5000米左右。西侧托库孜达坂山主峰阿克塔格高6748米,东部阿里雅里克山主峰高5674米。在55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有积雪,发育冰斗及冰川。4100米以上的高山寒冻风化作用剧烈,并保留有古冰川地貌。
  【祁曼塔格山】 位于库木库里盆地及柴达木盆地之间,呈北西西走向,向东延至青海省。山峰一般海拔4500米以上,最高峰5670米。
  【库木库里山间盆地】 是一个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底海拔4000米,与周围高峰高差1000~2000米,面积2万平方公里。盆地地势南高北低,盆地河流分别注入阿牙克库木湖、阿其克湖,形成两个独立封闭水系。盆地内地形较平坦,除少量丘陵外,地表大部为冰碛、冲积物覆盖,湖泊周围有湖成沙及新月形沙链。山间盆地年降水量只50毫米左右,仅湖滨三角洲有植被可作高山牧场。
  【昆仑山南部高原】 属中生代褶皱带,广布中生代地层。新生代隆起上升成为高原,海拔5000米。河谷宽坦,山坡平缓。木孜塔格峰耸立其上,海拔6973米,山体峻峭。其余山岭在高原上看只是一些高差小于500米的小起伏山地。
  【阿尔喀山】 为东昆仑山脉的一个分支。山体走向北西,由古生代碎屑岩、灰岩组成,海拔5300~5500米,东部最高的布喀达坂峰达6860米。山间有沿断裂形成的纵谷,谷底海拔5000米左右。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地:199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全面地记述了巴州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前进的历程。本志记述了巴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概貌、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显现了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高原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中国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塔里木胡杨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神奇迷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古“丝绸之路”楼兰故国的风貌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