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中国人蒙羞的伊犁事件之真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在新疆的科学事业 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10459
颗粒名称: (一)使中国人蒙羞的伊犁事件之真相
分类号: F426;F832;T
页数: 3
页码: 144-146
摘要: 1962年四五月间,我国新疆伊犁地区发生了大批公民外逃进入苏联境内的事件,这就是伊犁事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很快查明了使中国人民蒙受莫大耻辱的伊犁事件的原因和事实真相。伊犁事件是在我国新疆伊犁地区制造的一起大规模的破坏和倾覆性事件。1962年四五月间,苏联通过他们驻我国新疆的领事馆和人员,勾结新疆当地的反动民族分裂分子,有预谋、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到我国新疆伊犁地区,极力煽动、诱骗、恫吓和胁迫6万多公民进入苏联境内。
关键词: 我国新疆 伊犁地区 中国人 中俄北京条约 高度重视

内容

1962年四五月间,我国新疆伊犁地区发生了大批公民外逃进入苏联境内的事件,这就是伊犁事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很快查明了使中国人民蒙受莫大耻辱的伊犁事件的原因和事实真相。伊犁事件是在我国新疆伊犁地区制造的一起大规模的破坏和倾覆性事件。1962年四五月间,苏联通过他们驻我国新疆的领事馆和人员,勾结新疆当地的反动民族分裂分子,有预谋、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到我国新疆伊犁地区,极力煽动、诱骗、恫吓和胁迫6万多公民进入苏联境内。“中国政府再三抗议和交涉,苏联仍以‘苏维埃法制感’和‘人道主义’为借口,拒绝遣返这些中国公民。”至此,苏修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伊犁事件给伊犁地区造成了深重灾难,受灾最严重的是伊犁州属的塔城地区。因此,新疆人普遍地也把伊犁事件称为“伊塔事件”。伊犁事件,就像打开的“潘多拉的盒子”,一时间使那里的许多人消失了。眼看着无数的农田无人耕种,牧场无人去管;眼看着丰收在望的麦子无人收割,麦田无人管理;眼看着肥壮成群的牛羊等家畜无人放牧,无人饲养;眼看着那里原本红红火火的美丽富饶的家园,霎时间变得冷落了;眼看着一片凄凉景象。
  当时,新疆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伊犁事件。新疆各族人民积极救援伊犁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向伊犁事件造成的灾区派出了代耕、代管、代牧的“三代”救援工作队。
  正是(笔者写于塔城):
  缘何“三代”援塔城?只因那里刮妖风;
  六万公民被刮走,苏联帝国是元凶。
  妖魔鬼怪兴风浪,人民欢呼孙大圣;
  奋起金箍如意棒,白骨夫人现原形。
  伊犁事件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原本被中国人尊称为“老大哥”的苏联,曾几何时,继承了老沙皇的衣钵!这不可能不使世人翻开历史对比一下,看看老沙皇的行径,再看看新沙皇的行径,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仅举一例:《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签订于塔城,根据1860年(清朝咸丰十年)《中俄北京条约》关于中俄西段边界的原则规定,具体划定了中俄西段边界,即自沙宾达巴哈山口(20世纪苏联解体前,在苏联境内)起,到浩罕边界为止的边界。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侵占了中国西部44万多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老塔城雅尔,就是在1864年被沙俄侵占去的。由此可见,新沙皇、老沙皇一脉相承,是有历史性的。伊犁事件值得中国人以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从多层面多角度作深刻反思。

知识出处

在新疆的科学事业 第一辑

《在新疆的科学事业 第一辑》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2

本书主要讲述在新疆工作和生活的多位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以口述、自述为主,科学家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专业,叙述了当年来到新疆、投身新疆科学事业的人生经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