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股金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布尔津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9003
颗粒名称: (二)股金沿革
分类号: F832;F8;D92
页数: 3
页码: 197-199
摘要: 1955年初,布尔津县在一区河东乡成立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入社392户,社员456人,吸纳股金2052元。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 农村信用社 布尔津县 信用合作社 信用社

内容

1955年初,布尔津县在一区河东乡成立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入社392户,社员456人,吸纳股金2052元。
  1955年7月,在经济较为活跃的海流滩乡建立第二家信用社,入社39户,社员148人,吸纳股金774元。
  1956年,人行布尔津县支行针对信用社建立初期违反自愿入股原则,强制农民多缴股金,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同时,确保信用社社员权利和义务平等,不能产生一人多股或股金有差别的不平等现象,规定每位入社社员只能缴纳1股,股金为4.5元、入社费0.5元。指出信用社以股金为基础,而股金又是以社员多少为基础,有社员而股金收不齐,就会削弱信用社的物质力量。信用社应通过各项业务活动,结合各个收获季节,对社员进行爱社、拥社教育,对非社员也应积极热情进行宣传教育,争取其入社。方法是随时随地、经常不断地对社员进行信用社的基本知识和社章宣传。并结合各个乡的具体情况,利用农闲季节和夏窝子放牧机会,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学习社章和信用社的基本知识,启发社员爱社、拥社的思想,给信用社开展业务打下思想基础。通过对社员的教育,争取每个乡应入社的农牧户90%以上入社,每户在现有2名社员基础上,争取年底达到每户2~3人入社;股金收回达到95%,争取全部收清,但应注意贯彻自愿原则,不得发生强迫命令。年末,全县12个乡信用社入社社员4342人,吸纳股金1.94万元。
  1957年,信用合作社章程对股金进行改动,规定每股股金最少为1元,最多不超过5元,自愿多入股的不加限制,但不论入股多少,仍坚持一人一票的表决权。至1964年底,县域信用社股本金均由入社社员(农牧民)入股缴纳,股金余额为2.8万元。
  1978~1983年,在长达28年间的计划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欠发达,社员入股长期得不到分红。尽管全县信用社年年抓增资扩股,但入社社员还是不断退股,累计清退股金8000元,股金总额始终徘徊于1万~2万元。1983年末,县域信用社股金余额只有2.2万元。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央要求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真正的集体金融组织,恢复信用社“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一度放松入股金额和入股份额的限制,使信用社扩股达到一个小高潮。
  1984年国务院批转《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的通知》,明确信用社过去的股金要逐户清理核对,落实股权,换发新股金证。根据信用社盈余酌情补发拖欠的股息。要求积极扩股,吸收新社员,壮大信用社资金力量,增加群众基础。个人或集体均可入股,适当提高每股的股金额,入股数量不限,对社员的股金实行保息分红制度。
  1984年,布尔津县域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进行清股和扩股,突破股额和股金的限制,部分社员入股达数百元。主要是一些信用社通过吸纳大额股金的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即存款化股金或股金形式的存款。这种“存款”与正常存款比较,对信用社可以不缴纳准备金;社员对信用社只负盈不负亏,可以在保息的前提下获得稳定、高额的红利收入,又可以取得社员权利意义上的贷款。到1995年,县域信用社股金余额达到202.7万元。
  1996年,信用社与农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后,人民银行根据中央的统一部属,按照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对信用社的股金进行清理和增资扩股。
  2004年4月21日,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指出,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符合向金融机构入股条件的,均可向其户口所在地或注册地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申请入股,根据此项精神,布尔津县联社结合统一法人改革工作在做好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妥善处理现有产权,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构建新的产权关系,拓宽入股范围,建立新的股权结构。
  2004年末,县域信用社股金余额达到1047.7万元。至2012年末,县联社股本总额达到4370万元。其中,法人股12户,金额1542万元,占比35.29%;自然人股2634户、股金额1992万元,占比45.58%,职工股836万元,占比19.13%。

知识出处

布尔津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布尔津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布尔津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布尔津县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