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会计核算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8412
颗粒名称: (二)会计核算改革
分类号: F832;F275;F812
页数: 5
页码: 309-313
摘要: 1955年9月至1957年,人行营业所工作人员利用空闲指导信用社人员处理账务事项,实行借贷记账法进行会计核算手续。
关键词: 会计工作 农村信用社 联合社 信用社 清理整顿

内容

1955年9月至1957年,人行营业所工作人员利用空闲指导信用社人员处理账务事项,实行借贷记账法进行会计核算手续。
  1956年,信用社通过并社整顿,民主管理方面得到改善。账务方面实行以原始凭证代传票记账法,采取5天结日记账。将原始凭证装订编号,附一封面轧出借、贷及余额数与营业日记账核对相符为正确。初步改变凭证丢失,记账无根据及错乱账现象。
  1957年,人行根据各地经验,对信用社会计核算做修改补充,简化核算程序:1.凭证:(1)传票的填制,为简化手续可用原始凭证代替活期存、取款凭条,取消存取款凭条,可用存取款登记表代替存取款凭条。(2)定期存单改用两联套写,第一联存单联交储户手执,兑付后代付出传票,第二联卡片账作为每日汇总,填制总传票的根据。(3)对农业社及公营企业开的账户可以使用支票(以银行旧式支票代替)。2.账簿:(1)取消日记账改用库存簿,每结账日把全部传票分别收付汇总一笔记账,其余额应与库存现金相符。(2)取消放款账,以借据代替,借据可以以农业社或生产大队为单位顺序装订,另设余额控制卡,定期核打余额。(3)取消定期存款账,以卡片账代替。3.结账:根据各科目传票(或原始凭证)分别收付加计发生额编制日记表,现金科目有库存簿收付数反方填入。4.增设地方工业存款、地方工业放款,下乡周转金科目,取消生产放款,副业放款、生活放款科目。5.服务站账务处理。6.建立四查三对办法:定期查库存、定期查站库、互相抽查账务、全面检查账务;对库存、对存放、对贷户。信用社开始使用新的会计报表,新的会计报表增加会计业务量报告表、开户情况报告表、会计单位及人员配备报告表、核算差错事故报告表等。
  1979年,信用社归农行管理,但核算分开。
  1985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喀什地区中心支行下发《关于信用社统计报表工作评比奖励办法》,对各项统计报表要求做到及时、准确、真实、完整、清晰,并设立会计统计报表考核内容及奖惩办法。
  1987年1月1日,县域信用社认真执行农行制定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经济核算办法》。
  1988年5月4日,中国农业银行、财政部印发《农村信用合作社成本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村信用社成本开支范围、成本核算、成本计划和管理做具体规定。12月19日,人行制定《银行结算办法》和《银行结算会计核算手续》,要求自1989年4月1日起实行。同时废止国内信用证、付款委托书、托收无承付、保付支票和省内限额结算方式。当年,农行喀什中心支行对信用社统计报表进行评比,麦盖提信用社按照规定的项目和说明认真填报,未发生漏报、漏盖印章现象,均按时上报。
  1989年5月16日,县联合社执行人行《关于非正常占用贷款账户设置及账务核算的通知》,将非正常贷款划分为逾期、呆滞、呆账三类贷款形态,实行分类管理、分户核算。
  20世纪90年代,会计工作达标逐步完善。县信用社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会计达标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奖惩制度。主要制定年度会计、出纳检查制度,辅导制度;年度制订工作计划,并附检查、考核和完成情况报告;对达标升级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建立业务规章学习制度,坚持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按规定、按季考核理论及业务技能,以岗定责、定期考核;会计人员稳定;农村信用社负责人,对会计达标升级工作提出具体规划,有信用联合社一级任命书;会计或坐班主任坚持按月定期或不定期查库并有记录,内容完整。
  1990年8月22日,农行自治区分行就财会基础薄弱、执行制度不严格情况建立健全一套基本适合信用社特点的财会制度。财会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得到落实,违章违纪现象和差错事故明显减少。
  1991年,县联合社实现“六无”“六相符”和账务管理规范化,进行清账务、清资金、清资产工作,开展会计达标升级活动。
  1994年1月1日,表内科目核算恢复借贷记账法。恢复借贷记账法的内容:1.将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以会计科目为主体,核算在一个会计期间资产、负责及其债权债务的变化情况。2.记账方法,以资产总额=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额为依据平衡原理,采用“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借方排列在账户的左方,贷方排列在账户的右方。3.重新制定会计科目,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四大类,表外科目也做了调整。4.统一使用新式会计凭证。5.用于表内核算各种会计账簿,按照借贷法内容进行相应修改。6.所有会计报表统称为“资产负债表”。7.所有为会计核算和统计项目服务的各种计算机软件程序也要进行调整和修改。5月,县联合社进行清产核资,对表外科目进行全面清查,包括低值易耗品、贷款抵押品及低收贷款的物品、重要空白凭证及逾期贷款应收利息等主要表外科目。
  同年,农行印发县辖往来核算办法:县联社是县辖往来的清算中心,对县内信用社之间、信用社与联社之间款项汇划采用直接往来,由联社逐笔对账统一清算汇差的办法。资金清算和科目账户设置:参加社要存入一定数量的资金,通过“存县联社清算资金”账户用以清算资金往来,县联社上存资金通过“存放农行款项”。县联合社启用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资金平衡报表系统,开始了会计、统计报表电子化进程。
  1995年,联合社为适应业务发展便于实际操作增设“资产负责共同类”及其科目。信用社的会计科目共分为资产、负债、资产负债共同、所有者权益、损益五类。在资产负债共同类下增设科目联行往账、联行来账等科目。10月4日,县联合社开始以新办法为标准组织会计达标升级活动,考核确认会计工作等级。会计工作等级分为会计工作达标、会计工作三级、会计工作二级、会计工作一级。
  1996年7月23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加强城乡信用社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国家税务局加强对城乡信用社财务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工作;信用社必须严格执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信用社必须按照权责发生制约原则,据实核算各项业务收入;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标准,控制各项费用开支;加强税收管理;严肃财税法纪。
  1997年6月,喀什地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全面开展农村信用社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县联合社将清理整顿农村信用社工作当作深化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通过清理整顿,解决信用社存在的突出问题。清理整顿分为组织清理,制度上的清理整顿,账务和财务上的清理整顿,亏损、微利社的清理整顿。清理整顿的时间分为两个阶段:7月1日至8月30日,为清理整顿和自查验收阶段,检查验收完毕后,书面上报验收报告;9月1~30日,为地区农金体改办重点抽查、验收阶段。清查中认真清查账目和各项财务收支,严格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堵塞漏洞,建立健全和落实会计核算制度,对发现的经济案件深入调查、坚决处理。
  1998年,莎车县联合社下发《莎车县农村信用社会计达标升级奖惩办法》,建立健全会计达标奖励制度、处罚标准,明确会计出纳责任职权,同时制订会计达标升级三年目标计划,成立考评领导小组,要求2000年底前完成全辖网点会计达标升级工作。对主任、坐班主任、主管会计的年度会计、出纳制度及工作计划考核制定不同的奖惩标准;同时根据会计、出纳在会计科目、会计账务记载、编报会计报表、报送会计数据、健全各类登记簿等会计工作的轻重难点制定5~1000元不等的奖惩金额标准。此外对各社信贷员在发放贷款、贷款后期追查等方面实行200~1000的奖惩金额标准。各分社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会计达标工作清理、整顿、升级。2月,县联合社启用全国农村信用社统计报表系统,实现农村信用社拥有独立的会计、统计报表电子化核算体系。
  2001年1月1日,莎车县联合社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调整农村信用社应收利息核算办法》,贷款准备金科目名称更改为“呆账准备”,信用社按照规定,以各项承担风险和损失后资产的年末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呆账准备在本科目核算。“已核销贷款呆账”科目名称更改为“已核销呆账”,本科目经批准已核销的呆账资金和经批准冲减当期利息收入的表内应收利息。取消“待处理抵债资产损失”科目,将该科目余额分别转入相关的呆账贷款类科目中;取消“已核销坏账损失”科目,将该科目余额全转入“已核销呆账”科目中。
  2002年12月18日,人行印发《银行会计基本规范指导意见》,从会计机构、会计科目、会计凭证、账务核算、记账规则、计息规则、年度决算、会计报告、会计签章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2003年3月,人行莎车县支行要求县联合社向人民银行报送《非现场监管报表》《合作金融机构监管基本信息报表》《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预警报表》以及按人民银行编制的其他报表,要及时准确上报,并制定报表上报时间。
  2004年,信用社各项业务工作,都已使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上门柜系统,电子计算机的点算功能:1.记账:存、取、贷、还、结算汇兑,收支核算等各项业务,核算账目记载,均由电子计算机记账。2.打印报表、单、证。账簿有总账、明细账;业务及核算表有月计表、业务状况表、年终决算等各项报表,还有各项业务报表,单据有科目日结单、利息清单、对账单等。3.结账:包括日结、月结、年终账目结转。4.核算:包括存贷利息计算、损益计算、盈余分配、成本核算、款项汇入汇出、轧差。5月14日,县联合社下发《关于规范会计制度执行的通知》,确保网点会计核算做到“五无”(账务无积压、结算无事故、计息无差错、记账无串户、存款无透支)“六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账卡相符、表表相符)。
  2005年5月,莎车县联合社实行大额支付系统。人行喀什地区中心支行印发同城票据交换操作规程。
  2006年12月18日,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印发新疆农村信用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账务核算处理意见。
  2007年2月28日,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县联社组织全辖信用社会计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依据制度规定会计核算坚持双人临柜,钱账分管,凭证合法,传递及时;科目账户,使用正确;当时记账,账折见面;现金收入先收款后记账,现金付出先记账后付款;转账业务,先借后贷;他行(社)票据,收妥抵用;会计档案,完整无损,人员变动,交接清楚等16项基本规定,达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核对“六相符”。
  2008年3月19日,自治区联社统一模板印制具有本单位名称的各类登记簿,提升农村信用社整体形象,4月1日起执行。莎车县联社将全辖网点各类登记簿统一更换,加强制度管理。5月,自治区联社下发《会计业务操作流程》(第一册),7月1日起正式实行。7月,莎车县联社组织全员会计业务操作,全面提升员工业务素质和核算质量及会计业务操作能力。
  2009年8月,自治区联社下发《会计业务操作流程》(第二册),12月1日起全面实施。2009年11月,县联社组织辖内柜员和综合柜员进行门柜业务和会计业务操作培训学习。
  2010年,莎车县联社针对少数民族职工占多数,会计业务综合能力不足的情况,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汉族员工与少数民族员工一帮一等方式提高县联社员工整体会计业务操作能力。
  2011年,人行开通个人征信系统身份信息库。11月20日新核心系统上线。
  2012年,县联社为进一步提升员工会计工作业务能力,由审计部牵头进行会计能力综合评定考试,对能力不强的员工进行会计知识强化学习,帮助其掌握专业会计工作知识。

知识出处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莎车县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