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8410
颗粒名称: 一、会计制度
分类号: F832;F275;F233
页数: 12
页码: 302-313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正确反映财务实际情况,使之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中国人民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联系合同范本》《农村信用合作社试行甲、乙种记账办法(草案)》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规则范本(草案)》,为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的雏形。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生产队 莎车县 农村信用合作 信用社

内容

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正确反映财务实际情况,使之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中国人民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联系合同范本》《农村信用合作社试行甲、乙种记账办法(草案)》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规则范本(草案)》,为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的雏形。
  1953年10月,莎车县成立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隶属人行县支行领导,会计核算实行人民银行县支行推行的苏联银行会计制度,设多栏式日记账、余额表和综合账卡等,当日账当日清,采用借贷记账法。
  1955年1月,人民银行为使上报报表口径一致,设置全国统一信用社会计科目。3月,人行召开全国农村金融会议,制定整顿农村信用社具体措施。
  1956年5月,人行县支行召集全县信用社会计在支行进行短期训练,为的是提高信用社干部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克服信用社在服务和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信用社会计处理手续及信用社业务政策方针。通过训练,提高政策水平和会计技术水平,端正工作态度。
  1957年3月11日,人行自治区分行颁发《储蓄代办所暂行办法》《储蓄代办所储蓄业务会计核算制度》。信用社认真执行。同年,会计报表增加会计业务量、开户情况、会计单位及人员配备、核算差错事故等内容。
  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后,信用社由人民公社生产队管理。为适应大跃进形势,县域信用社废除会计科目记账,改复试传票为单式传票,到营业临终记账,按科目分别整理,做科目整理单(营业日记账代)然后根据整理单借贷数登记综合账卡,结出余额后再去和余额卡(余额表代)进行核对,简化内部核算手续,对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随意删改,使会计核算工作受到一定影响。8月9日,人行自治区分行印发对农村信用社推行“存、放合一”的通知,内容为农业社或信用社在银行存款(定期)与1年以下短期贷款,只开往来账户处理,余额为贷方即为存款,如为借方即为贷款。
  1959年,县各公社信用社根据人行自治区分行印发《关于人民公社信用部和信用分部账务划分的几点意见》,各公社信用社和上级人民银行的资金往来是内部往来关系。因此,各公社信用社、信用分部的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参照《人民公社信用部会计核算工作有关规定》办理。
  1960年,人行莎车支行会计工作暨会计出纳工作跃进誓师大会在莎车县召开,会议检查“大跃进”以来财会的工作,修订出会计出纳工作协议书,制定会计红旗手评比条件。随后,各公社农村信用社会计出纳工作坚持复核制度,采取“五查、五看、五防”办法,即:查凭证看借贷,防止报单用反;查报单看附件,防止两者不符;查行号看行名,防止张冠李戴;查账号看户名,防止收付款单位混淆;查金额看大小,防止数字颠倒。同时坚持对基层协作,使信用社能和银行密切配合。对规章制度及时改革,坚持在有破有立的原则下,防止新旧交替时发生差错。大抓红旗竞赛活动评比,树立标兵、红旗手,鼓励先进,促进后进。接受支行分配的任务和提出的指标,创造条件,参加行际专业评比和个人专业评比。大搞会计出纳工作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创新手工操作记录。开展消灭差错的指标,制定出了技术革新和手工操作的指标和完成决算工作的措施。特别是制定出会计出纳个人评比条件。
  1963年1月3日,县域信用社组织员工学习《信用合作社会计制度(修正稿)》,变更会计核算方式和会计科目,会计主管成为信用社的“内当家”。
  1964年,人行莎车县支行执行人行颁发的10项基本规定,钱账分管交叉复核制度、账务处理制度、定期通打账务制度、交账制度、错账错款登记处理制度、空白重要凭证领发保管制度、挂失制度、交接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制度。
  1965年12月15日,农行与人行合并,人行县支行增设农金股,负责资金管理、信用合作和社队辅导。
  1966年8月5日,莎车县人民银行根据自治区分行通知,决定从9月1日起废除借贷记账法,采用收付记账法。
  1971年,人行莎车县支行要求在决算前,总账与明细账相符、明细账与借据、存折相符,信用社与生产队存贷款账目核对一致。
  1973年1月1日,县域信用社开始实施自治区财政局转发人行《会计基本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发行库制度》《出纳制度》和《结算办法》。同年,自治区银行工作会议形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牧区信用合作社暂行管理办法》。
  1974年2月28日,莎车县信用社全员学习人行自治区分行下发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牧区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试行草案)》,对制度中资金管理、财产管理、费用管理、信用社干部福利待遇、年终决算和盈亏处理及移交事项等详细规定集中学习。
  1977年后,随着国家的政策莎车各公社金融工作开始进行整顿,财务管理工作是各公社信用社整顿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几点意见》,信用社和所社合一的机构,统一使用信用社的会计科目按信用社有关规章制度填制凭证,记载账簿,编制报表,会计档案分别装订、保管。其间协助公社进行“大队管理,小队核算”的财务改革。具体做法是,在不改变生产队核算和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的前提下,按生产队各设一套完善的会计科目,在账务处理上贯彻谁的收支进谁的账,谁的粮油物资由谁支配,不准平调挪用;一切开支仍由生产队审批,大队把关,统一管理,生产队经营,年底分配各分各的。财务人员的配备:大队设财务组,由大队主管财务的大队长任组长;信用社会计任副组长并办理财务业务;1名记账员专门记各队账目;出纳保管设1~2名,分别负责2~3个生产队的出纳保管工作;生产队的记工员和家具报关员不动;生产队的原会计、出纳和保管全部取消;生产队开支用粮仍由其财务队长审批。各公社信用社协助公社主要抓统一组织公社财会人员和银行农金人员组成清账经济小组,检查公社财务工作,表扬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对违规财经纪律、铺张浪费,不合理开支以及乱借、乱支、乱欠的情况整理材料,分别处理,并根据自治区关于农村信用社会计工作的8条具体规定,结合公社情况制定补充规定。组织人员逐队清理清查分析全公社的社员超支欠款情况,公社专门召开会议,各队办欠款账户学习班,迅速在全社掀起还款光荣的热潮,收回不少欠款。
  1978年人行重新修订会计制度。
  1979年7月实施新制度。新制度增设库存现金科目,设置日计表、月计表、季报表、半年报表、1~10月核算表及年终决算表6种报表。全面反映资金变化、费用率、利润率、资金周转和盈亏情况,加强经济核算。各公社信用社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以财会辅导带动农金工作和信用社业务的开展。各信用社都以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力量抓社队财会辅导,通过参与制定社队全年财务分配和现金信用计划,贯彻财务制度以及发动社员储蓄。通过参与日清月结了解贷款和存款现金管理用途及支付。通过参与财会大检查,检查现金库存与现金支出,核算收入分配安排收贷吸储的旺季工作。通过参与制订分配方案,强调“三兼顾”和集体提留与折旧。通过参与分配兑现和加强服务,吸收社员储蓄和收回社员贷款。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新手多业务复杂、利率变动情况,采取定期学、遇事学和以老带新、组织不定期考试等办法,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技能和功效。当年不少信用社办理业务笔数猛增,分配兑现快,社队和农民满意,账目质量也较好;利息差错率和错账错款率均大幅度下降。
  1980年1月1日,农行县支行恢复,农行主要任务是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执行中国农业银行、财政部制定的《农业拨款监督拨付实行办法》。1981年7月1日起,实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统一会计科目表。
  1985年1月,县域信用社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986年,农行根据信用社性质和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农村信用社会计基本制度》《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信用社会计处理账务程序,对会计核算、印章和密押管理、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等都做出规定。1987年1月,县域信用社执行中国人民银行重新设计和颁发的《全国银行统一会计科目及统一会计报表制度》严格财务收支各科目、各账户的划分及使用以及编报6项经济计划考核指标等规定,并将6项经济计划作为各社考核依据。
  1990年,县域信用社按照财政部《会计证管理办法》规定,实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1991年1月1日,实行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会计基本制度》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出纳制度》。
  1992年1月6日,国家税务局和中国农行联合颁发《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试行办法》通知,自1992年1月1日执行。11月,国家财政部根据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制定、颁布《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也因此实现新的重大飞跃。
  1993年7月1日,县域信用社贯彻执行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统一核算模式、统一使用借贷记账法、统一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
  1994年1月1日,县联合社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关于组织好农村信用社新旧财务会计制度转换工作的通知》,开始实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
  1995年3月,全国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随后又颁布《商业银行法》。6月12日,农行自治区分行下发《关于财务管理考核指标的通知》,提出核定指标原则、内容、有关利率增长、减亏率、利息收回率、催收贷款及逾期贷款收回率、各项存款增长率、综合费用率等计算公式。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会计工作,印发《农村信用合作社会计基本制度》。内容有会计基本原则和规定、会计核算、印章与密押(机)管理、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管理、信用社网点会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检查与会计分析、会计档案、会计组织、会计人员等。会计核算内容有记账规则、会计凭证、账务设置、账簿结转、错账冲正、账务核对、利息计算、会计报表、年终结算等。县联合社根据制度要求,加大会计工作管理力度,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培养,提升会计队伍工作能力。制定系列规章制度,全面恢复信用社“三铁”(铁账、铁算盘、铁规章)形象。制定检查一次库存现金,守库情况;核对一次总分类账簿及行社、社社、社内之间;核查一次重要空白凭证及使用情况;核查一次印、押、章和金库钥匙管理使用情况;检查一次执行“四双”(双人临柜、双人管库、双人守库、双人押运)制度的各岗位按规章制度操作情况;检查一次会计、出纳等人员交接班情况;检查一次执行联社结算纪律情况;检查一次双人定点或外勤人员业务周转和报账情况“八个一”检查制度。
  2000年4月1日,莎车县联合社为保证个人存款账户真实性,维护存款人合法权益,实行国务院印发的《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当年,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记账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并以实际成本作为计价基础。
  2001年11月17日,财政部颁发《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在原来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利润分配表基础上增加所有者权益报表。提出资产减值准备,贯彻谨慎原则。
  2006年,人行制定《中国人行会计基本制度》,明确会计人员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人行各项规章制度,维护财经纪律;坚持诚信原则,遵守职业道德;依据岗位职责,办理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管理;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莎车县联合社在实际工作中照此制度执行。同年,县联合社对账制度规定,每日库存现金和账面现金相符,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库存数与表外科目、登记簿相符。每月各营业网点与营业部往来账相符。每月打印余额对账单与单位对账,单位对完账,将盖有预留银行印鉴签单交回,会计人员核对无误后,按科目、账号顺序排列,登记保管。
  2007年,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提出公允价值与实际利率摊余法。
  2011年6月3日,莎车县联社根据新农信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对账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印发《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对账实施细则》:一、对账原则:全面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约性原则。二、对账工作基本要求:1.账务核对面必须达到100%;2.账务核对要做到记账与对账岗分离,交叉换人复核;3.必须对发生额明细和余额进行逐笔逐项核对;4.账务核对不符必须换人复核、查明原因;5.账务核对人员必须对所对账务真实性全面负责。制定对账职责分工、对账范围、对账方式等涉及对账方面的事项。

知识出处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莎车县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