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出处: |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
| 唯一号: | 320020020210008336 |
| 颗粒名称: | 第二节 贷款利率 |
| 页数: | 27 |
| 页码: | 218-244 |
| 摘要: | 一、贷款利率水平和调整;1953年,莎车县农村信用社刚成立,国家允许农村信用社在国家政策范围内适当提高利率,按照高于国家银行、低于社会借贷的原则实行。1955年,根据国家和上级行的指示精神,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一律比照国家专业银行执行。1956年,信用社贷款利率纳入国家银行管理,此时,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农村高利贷活动得到控制,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也随之降低,但仍高于国家银行。;二、贷款利率管理;莎车县农村信用社为加强贷款利率的管理,多次对利率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整治。20世纪50年代,县域信用社结合“三反”“五反”运动,对历年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并整治。1964~1965年,结合“社教”“四清”运动严格利率的执行。“文化大革命”期间,结合“斗、批、改、”运动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多次开展利率执行情况的揭、批、查。1980年后,国家对利率的执行情况严格管理,严格监控,多次下发文件,部署专项整治工作。;三、加罚息;为更有效地发挥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合理使用贷款,并认真执行“有借有还、按期归还”的信贷原则,除逐步提高贷款利率外,并实行加息、罚息制度。加息、罚息制度是对违反信用社信贷原则和贷款制度所采取的经济制裁措施,即在不同时期贷款利率基础上加收不同比例的利息。 |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莎车县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