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户联保贷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8314
颗粒名称: 三、农户联保贷款
分类号: F832;F8;F127
页数: 2
页码: 191-192
摘要: 2000年,莎车县根据人民银行下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暂行办法》中,关于积极推广“农户联保”贷款,改进贷款方法,简化贷款手续,主动上门为农户服务,提高信用社对农户的贷款面的相关规定,加大联保贷款的宣传,组建农户联保贷款小组。农户联保贷款的原则是多户联保、按期存款、分期还款,自愿组合、诚实守信、风险共担、承担连带责任。
关键词: 借款人 联保小组 农户联保贷款 小组成员 信用社

内容

2000年,莎车县根据人民银行下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暂行办法》中,关于积极推广“农户联保”贷款,改进贷款方法,简化贷款手续,主动上门为农户服务,提高信用社对农户的贷款面的相关规定,加大联保贷款的宣传,组建农户联保贷款小组。农户联保贷款的原则是多户联保、按期存款、分期还款,自愿组合、诚实守信、风险共担、承担连带责任。农户联保贷款仅限于信用社所在乡、村服务范围内,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不得跨区发放联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小组一般最少不低于10户,借款人自愿入股组成,组长1名,由联保小组选举产生,且必须为信用社社员,并经信用社考察认定。联保小组成员经信用社资信评定后,信用等级达“优秀”和“较好”等级标准的,可持有本乡信用社发放的贷款证。信用社建立农户联保贷款小组成员档案,并专夹保管。联保借款人具备的条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身体健康的自然人;单独立户,经济独立,具有本地户籍,常年在本地居住,具有固定住所;户籍不在本地,但在本地从事合法经营活动,并与当地村委会签订土地、经营场地承包经营合同等;具有合法、稳定的收入;无不良信用、担保记录;遵纪守法,诚实正直;从事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规定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其他与农村、兵团团场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贷款资金需求;在信用社开立个人结算账户。
  联保小组成员对借款人和借款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在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时,代为还款;在还清所欠款项的前提下,成员可以自愿退出小组。
  联保小组成员共同签署联保协议后,借款时分别填写借款申请表,经信用社审查后,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信用社将贷款发给联保小组成员的借款者本人。贷款时,按借款额的1%设立小组互助金。小组成员的活期存款和小组互助金应专户存入信用社,归小组成员所有,待还清贷款本息后自主处理。联保单户贷款的最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1万元以内,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农户联保贷款用途及安排次序为:1.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费用贷款;2.农机具购置及修理等贷款;3.加工、手工业、商业等个体工商户小额流动资金;4.其他贷款,如农户小额消费贷款等。
  贷款发放的操作过程实行审贷分离的四岗位责任制度,1万元以上的大额贷款坚持民主集体审批制度。具体做法是:各信用社在春耕生产之前,由片区信贷员首先对农户联保贷款的作用、好处、责任等有关内容向各村组农户进行广泛的宣传。按贷款联保小组组成的原则,由农户相互自愿组合,组成5~10人的贷款联保小组,由信用社发放贷款证,贷款联保小组自选一名小组长,负责该贷款联保小组成员的贷款额度核定,明确贷款的用途及投向,负责协议的签订,报信用社审查认定后,由联保小组成员持贷款证到信用社办理借款业务。
  信用社根据借款人实际需求、生产经营情况、还款能力、信用记录综合核定各成员贷款授信额度,单户授信总额不得超过该户近3年平均总收入的30%~40%,联保小组各成员最高贷款限额不得超过该成员贷款授信额度。联保小组成员授信额度原则上有效期1年,到期后经营社须重新核定联保小组成员信用额度,并按程序申报授信审批。如遇特殊情况,信用社可随时申请联保组成员授信额度调整。已授信客户在授信总额有效期内(授信总额=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农户联保贷款额度)可循环办理信贷业务。联保小组成员需要贷款时必须分别提交个人借款申请书,信用社按规定认真进行贷款调查、审查,审查通过后,报有权人签批。经有权人签批后,在授权额度内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并附联保协议。借款人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联保小组任何成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将贷款转让、转借给他人或集中使用联保小组其他成员的贷款。莎车县农户联保贷款实施多年,2010年为51万元,2013年为30万元。

知识出处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莎车县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