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储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8275
颗粒名称: 一、储蓄发展
分类号: F832;F8;F426
页数: 3
页码: 156-158
摘要: 1953年10月,莎车县农村信用社一经成立,即开始开展储蓄存款业务。1955年,县实现乡乡有信用社,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之后,莎车县每年召开全县信用社座谈会,总结以往工作,布置吸储工作任务。各社均制订存款工作计划,加强信用社与农民的联系,作为银行在农村的有力助手,成为重要的农村金融组织。1957年,中国农业银行颁布《农村信用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随后,县域农村信用社的储蓄业务大力延伸,储蓄存款大幅度上升。
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 储蓄存款 农村信用社 自治区 信用社

内容

1953年10月,莎车县农村信用社一经成立,即开始开展储蓄存款业务。1955年,县实现乡乡有信用社,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之后,莎车县每年召开全县信用社座谈会,总结以往工作,布置吸储工作任务。各社均制订存款工作计划,加强信用社与农民的联系,作为银行在农村的有力助手,成为重要的农村金融组织。1957年,中国农业银行颁布《农村信用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随后,县域农村信用社的储蓄业务大力延伸,储蓄存款大幅度上升。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县农村信用社严格执行中央八届六中全会的精神,维护农民的储蓄利益。1959年6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下发《关于大力开展储蓄工作的指示》,要求推动储蓄工作,并与全国增产节约运动结合起来,为超额完成全年储蓄任务而努力。1958年到1961年,在“大跃进”形势下,以及在加强总路线教育的基础上,莎车县掀起人人搞储蓄、个个有指标的储蓄高潮,储蓄有了大发展。196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自治区分行修订《储蓄存款章程》。
  1965年6月1日,实行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储蓄存款章程》规定。此后县域信用社积极参与社队总分配,开展收储工作。实施分片包干、宣传到家、送贷到门、方便群众的储蓄存款方针。
  “文化大革命”时期,储蓄业务工作继续深入开展,莎车县广大农村没有因运动而停止生产,反而在“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信用社进行储蓄宣传,广大农民群众、广大贫下中农踊跃参加储蓄。1972~1976年,人民银行莎车支行每年的农村储蓄存款分别为1303万元、1269万元、1397万元、1161万元、1333万元,存款大部分为信用社开展的业务所吸收。
  1980年,信用社隶属农行,根据农行自治区分行《关于加强农村存款工作的通知》精神,农村信用社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开办积零成整3年期和5年期储蓄业务。4月,储蓄利率再次调高。之后储蓄存款余额迅速增长。各信用社一面加强柜台服务,一面背包下乡,坚持分片包干,实行定人、定点、定任务和走村串户流动服务。同时改变过去收储靠旺季老习惯,坚持常年收储,使全县农村信用社储蓄年年增长。同时采取年初按月、季、年把任务落实到人,把任务完成的好坏作为月奖主要条件,狠抓质量,坚持多劳多得原则,从而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坚持不代任何单位或个人从社员储蓄账户中扣款,不代任何部门或个人查阅、冻结储户存款,切实保护储户的权益,取得储户的信任。加强营业所和信用社领导,实行定点服务,定期检查完成任务情况,并把完成任务作为评比月奖季奖的主要条件。
  20世纪90年代前后,物价上涨引起居民大量提取存款,造成信用社和银行资金吃紧。县域信用社与农业银行配合,代办“三位一体”的贴水、保值、有奖储蓄,开办各类奖售储蓄业务,各信用社结合年初利率上调加强宣传,特别是保值储蓄深受广大农户欢迎,抑制了居民抢购物品风潮。1990年,国家为了缓解市场疲软局面,先后于4月和8月两次下调储蓄存款利率,但储户参加储蓄的积极性丝毫不减。
  1992年,莎车县域信用社扩大储蓄种类,增强吸储手段,把存款任务分解到所社和个人,做到所所有存款指标,社社有存款要求,人人有存款任务。建立内部激励机制,对完成任务好的实行奖励,完不成者受罚。并确立“存款立行、效益兴行、以法治行”工作方针,认真贯彻执行金融工作方针,积极筹措资金,调整信贷结构,保证重点资金需要。到1995年全社存款余额达到21826.3万元。
  1996年,县联合社与农行脱离隶属关系,隶属地区金融体制改革办公室之后,把储蓄存款工作放在首位,确立“无储无社、无储无贷、无贷无效”的观念。各信用社及时把上级下达储蓄存款计划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1999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代扣代缴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实施办法〉的补充通知》。2000年2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农村信用社贯彻落实〈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县联社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展开认真负责的工作。2006年,县联合社隶属自治区联社后,加大存款组织力度,向存款要效益。联社制订各项存款工作计划,分配下达全年存款任务。各社成立储蓄存款领导小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员抓储蓄,做到领导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真抓实干。开展庆新春储蓄存款竞赛活动、储蓄存款双月突击竞赛活动,促进存款增长。联社还创新存款考核和激励机制,针对各信用社不同情况,区别制定月存款增量任务,在考核存量的同时注重考核存款增量,存款完成情况按月考核、评比、通报。进一步细化存款考核办法,避免以往年底搞突击存款和水分存款。联社抓住时机,立足社区,面向农村,淡季搞好服务,稳定存款;旺季抢抓机遇,千方百计组织存款。早准备、早安排,在1月中旬的联社工作会议上,下达各项存款计划指标任务,并相应出台考核办法和措施,明确工作重点。联社领导班子在自治区联社下达旺季工作通知之前,即召开专门会议,对秋收旺季工作进行具体安排,提出“自加压力,拼搏120天,以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精神,完成各项指标任务”的旺季工作精神。要求各部门、各信用社必须完成存款硬任务和硬指标。联社领导班子通过有效办法组织吸收存款,起到明显成效。各基层信用社,营业部做好柜面优质服务工作,稳定一般客户,发展中户,攻关一批大户,走村串户,发扬农村信用社优良传统,紧抓水果、棉花收购旺季,吸收客户、商户、农村企业存款。改变存款结构,开展城区居民、企业、机关团体吸存工作,壮大支农资金实力。
  2007年,联社坚持稳健经营,根据当年资本市场火爆,大量资金流向股市和基金市场的不利局面,早准备、早安排,下达各项存款计划指标任务,制定考核办法和措施,狠抓落实。2008年、2009年,优化存款结构,提高城乡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占比,力求存款稳定增长。要求全体中层干部和员工转变服务理念,做好网点基础服务;在稳定大客户的同时,发展居民个人储蓄,实施积小胜为大胜,以点带面,努力增加基础存款客户,分散风险压力,提高存款稳定性的网点服务策略,逐步夯实网点业务发展基础。启动储蓄存款超亿元网点奖励活动,对基础工作扎实,储蓄存款超亿元网点实行重奖;发挥专项客户营销工作优势,把新市场新客户的发展作为总量规模新的增长点;鼓励和强化考核客户营销部,促进有效开展客户营销,把发展好和维护好存款客户作为专项工作来抓。
  2010~2013年,联社多次实施全员营销存款办法,调动每个员工抓存款,特别是机关部门和员工分配任务,包片包点。打造精品网点,加大宣传力度,网点硬件和宣传方式同上档次,树立良好的金融企业社会形象,打造和体现团队精神,搞好分工和协作,各部门、各信用社以及每个员工都树立有大团队统一认识,整体认识的观念。要求规定的就要执行,不能打折扣。机关各部门履行好服务、指导、监督、管理职能及实施办法,各基层社对部门进行打分,与绩效挂钩,中层管理干部进行专项考核。业务总量有效提高,做强做大,在稳定“三农”市场基础上,发展城区业务,以方便灵活的优势做法,在城区市场占得了一席之地,使优势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价值。各信用社及发展部都做出了较详细的市场调查报告。考证了信用社业务占比、份额多少,各乡信用社支农覆盖率是多少,还有多少潜力等等,做到心中有数。每年均按业务量进行认真落实,奖罚分明,强化柜员考核办法,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

知识出处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莎车县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