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银行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8191
颗粒名称: 一、人民银行管理
分类号: F832;F8;F426
页数: 2
页码: 88-89
摘要: 1953年10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批准,莎车县第一家信用社艾力西湖区信用社成立。艾力西湖区信用社隶属区农民协会,1954年,中国人民银行莎车中心支行变更为中国人民银行莎车支行,设5股(会计股、业务股、秘书股、农金股、人事干事股)、1处(分理处)、1所(营业所),由人事干事股管信用社的人事,农金股管信用社的业务。
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 农村信用社 莎车县 信用合作社 信用社

内容

1953年10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批准,莎车县第一家信用社艾力西湖区信用社成立。艾力西湖区信用社隶属区农民协会,1954年,中国人民银行莎车中心支行变更为中国人民银行莎车支行,设5股(会计股、业务股、秘书股、农金股、人事干事股)、1处(分理处)、1所(营业所),由人事干事股管信用社的人事,农金股管信用社的业务。1954年10~11月,莎车县通过查找原因,遵照“训练一批、发展一批、巩固一批”的做法,奠定要较快发展的理念;12月人民银行莎车支行拟订1955年信用合作社的工作计划,报请莎车区专员公署审批后,责成全县各区、乡党委(支部)必须重视建立信用合作社工作,要具体领导支持和帮助,并将此项工作列为区、乡主要工作来抓。
  1955年1月底莎车县建立第一批区、乡农村信用社,有古勒巴格区(一区)、米夏区、阿热勒乡、托木吾斯塘区、吾达力克区、阿斯兰巴格乡、伊什库力区、拍克其乡等25个区、乡信用社。在第一批建社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抽调人员继续进行新社的建立。是年3月新建阿瓦提区、墩巴格乡、阔什艾日克乡、喀尔苏乡、阿扎提巴格乡等区和乡共23个农村信用社。全县经过第一、二批信用社的建立整顿后,为进一步发展与巩固信用合作社,是年10月至12月又新建立塔尕尔其乡、喀群乡、荒地区、英阿瓦提乡、霍什拉甫区、佰什坎特区、依盖尔其乡、恰热克区等19个区、乡农村信用社。年底全县11个区、154个乡共建信用社68个,有员工135人,隶属区、乡人民政府,业务上归中国人民银行莎车县支行管理,其性质为农村金融互助组织。信用社员工大部分为“一工一农”制的兼职人员,即边参加农村生产队的劳动,边开展信用社业务。在进行业务工作时,大部分员工身挎挎包、骑自家的毛驴或走路、骑马开展工作。
  1956年,为稳定并发展农民群众向信用社入股工作,年初米夏乡初步建立“色依提·尼亚孜合作社”,全县以此为榜样,全部成立区、乡农村信用合作社,广泛吸收以农牧民为主的群众为信用社入股社员,发展壮大信用社。农牧民入股的每股价格1元到3元不等。
  1957年3月起,县域各乡信用合作社根据人行自治区分行下发的《关于信用合作社资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意见的报告》精神,开始进行巩固和整顿。各信用合作社通过整顿,健全内部组织和制度,改选部分理事和监事,查清账务、公布财务;部分社配备业务人员,落实部分脱产职工待遇;盈余社进行分红,调动社员积极性,促使信用合作社健康发展。至1958年10月,该时期县域农村信用合作社隶属人行莎车支行管理。人行莎车支行农金股具体负责各信用合作社的组建、撤并等管理工作,营业所具体负责指导各信用合作社的业务开展工作。

知识出处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莎车县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