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8027
颗粒名称:
分类号: F832;F275;F426
页数: 3
页码: 2-4
摘要: 信用社始终立足信贷支农不放松,全面提升支农质量和效果,本着服务“三农”的精神理念,努力帮助农牧民增收、农业增效。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农牧民 莎车县 信用社 组织资金

内容

信用社始终立足信贷支农不放松,全面提升支农质量和效果,本着服务“三农”的精神理念,努力帮助农牧民增收、农业增效。
  莎车县农村信用社是本辖区城乡居民、经济组织自愿入股组成的集体所有制的合作金融组织,由社员民主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主要为“三农“服务。
  建社伊始,始终把组织资金作为信用社信贷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信用社的立社之本,发展之源。通过坚持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挖掘储源,拓展业务。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全县信用社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金融政策,大力加强农村储蓄工作,树立以“存款立社,效益兴社”的经营理念,强化竞争意识,优化服务环境,不断壮大资金实力,提高经营效益。在组织资金工作中做到早发动、早部署、早落实,存款任务分解到社,量化到人,全社员工齐动员,你追我赶抓存款。大力拓展对公业务,通过立足一个“早”字,抓住财政户、新设单位的账户开立工作;突出一个“抢”字,捕捉市场信息,大力拓展市场;落实一个“优”字,在积极发展客户的同时,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先后开展了“首季开门红”组织资金劳动竞赛活动、“争创青年文明号”、“十佳储蓄员”、旺季百日会战、评选“明星揽储网点、明星揽储状元”等活动,全社员工掀起千军万马引储、吸储、揽储的热潮;以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千言万语宣传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政策,千方百计揽储吸储;通过开展优质文明服务、上门服务、大额预约、设立VIP专柜等方式,做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以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影、报刊上有名,全方位、多角度的做好外宣工作。通过推出“文明、方便、周到、快捷”的服务品牌,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通过大力开展中间业务和拓展新型电子银行业务,加强了与农、林、水、电、财政、通讯、保险等部门的业务联系与合作,全面开展了各项代理业务;同时积极拓展企业网银、个人网银、POS特约商户等新型业务,有力拓展组织资金的范围,增强了联社的市场竞争力。认真开展经营核算,严格会计、出纳股金制度,加强各个会计科目、成本费用、固定资产、股金分红、财务决算等财务管理和经营核算及其业务往来。严格统计上报制度,加强经营管理和审计稽核制度,抓好反洗钱工作。积极开拓高科技运维创新,不断开拓新的金融服务环境与体系。截至2013年末,莎车县农村信用联社资产总计达443858万元,负债总额409276万元,所有者权益34582万元,各项存款402130万元,各项贷款274007万元,税前利润9786万元。2013年底存贷比例68.14%,按计划计提各项减值准备5800万元,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金达15240万元,拨备覆盖率达628.80%,其中贷款专项准备金13881万元,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382.68%;非信贷类资产准备金1359万元;向自治区联社入股70万元。2013年实现贷款利息收入24675万元,金融机构往来收入4269万元;资本充足率达到12.06%,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11.42%,自然人股金为8487.15万元,法人股金为2109.37万元。2013年联社安装POS机81台,总数达103台;安装19台ATM(自动取款机),总数达47台;企业网上银行开户有23户。2013年玉卡发卡量已达到46238张,累计发卡量173914张;银行卡存款业务444889笔,金额523421万元。2013年银行卡取款业务338380笔,金额379889元;银行卡转账业务119747笔,金额705168万元;自动取款机取款业务1867092笔,金额255052万元;POS机业务97662笔,发生额为79528万元。2013年全县创建A级信用乡(镇)29个,创建2A级、A级信用村494个,评定信用户125409户;农户建档累计112846家,建档率89.98%。
  60年来,莎车县农村信用社以支持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己任,审时度势,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改进服务方式,出台各种支农惠农举措,热情地为农服务,以全方位、各层次、多品种的信贷服务,充分发挥信用社是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和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先后开展农户联保贷款、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个人质押贷款、“文明信用农户”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中小型农机具贷款、再就业项目担保贷款、林果业贷款、抗震安居贷款、畜牧业贷款、设施农业贷款、扶持农村妇女自主创业贷款、青年创业贷款、社团贷款、棉花收购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等各类贷款品种,实施了“巾帼致富”“扶贫帮困”“下岗再就业”“阳光信贷”“信用工程”等一系列“民心工程”,以满足农牧民生产生活和县域中小微企业、专业户、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特别是支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基地建设、各个历史时期所开展的各种社会主义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发展,支持农业培育优良产业,促进产业化进程,为农牧民排忧解难,帮助农牧民走向致富之路,使全县农、林、牧、果、蔬五大支柱产业不断发展,使莎车县成为全国最大的巴旦木、开心果专业基地。重点扶持长绒棉、育肥牛和羊、无公害蔬菜等农副产品,使农业产业化走上公司+基地+农户的信贷模式。通过重点支持全县重点项目建设企业,使企业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信用社在60年的征程中,始终坚持逐村送贷上门,现场办公,减少环节,切实解决了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为推行和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户贷款管理办法,集中了信贷资金,全力以赴搞好支农工作,确保农业贷款优先供应,及时满足农牧民生产生活资金需求,助推了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增效,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为了提高低成本资金的利用率,实现资产的多元化,增加经济效益,拓展融资市场,积极开展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开拓新型金融服务,展示信合形象,树立信合品牌。

知识出处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莎车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莎车县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