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档案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786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档案管理
分类号: G271;F832;G279
页数: 7
页码: 319-325
摘要: 1955年,尼勒克县第一家信用合作社成立后,由于隶属关系多次更迭,对档案保管要求不严、没有指定保管人员等原因,档案随着信用合作社的地址搬迁及领导人的更换而不被保全。
关键词: 尼勒克县 档案管理工作 信用合作社 档案室 自治区

内容

1955年,尼勒克县第一家信用合作社成立后,由于隶属关系多次更迭,对档案保管要求不严、没有指定保管人员等原因,档案随着信用合作社的地址搬迁及领导人的更换而不被保全。
  人民公社化后,由于信用合作社忽而划归生产大队、生产队管理,忽而划归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管理,没有形成档案管理制度,因而档案资料丢失严重。
  尼勒克县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县支行合署办公时期,虽然档案管理有了一些规章制度,但由于权责不明、没有指定档案管理员等原因,档案管理工作仍然滞后。
  1995年10月,尼勒克县联合社成立后,档案管理工作受到重视,但因为人员紧缺等因素,档案资料的整理及利用仍然是空白。
  2010年,尼勒克县联社为顺利地开展档案达标工作,根据联社档案工作的实际,制订周密的档案达标计划。计划分投资新建档案室、收集整理、规范归档、查漏补缺等四个阶段,提出总体的整理规范达标和完善各项制度的基本思路。将档案分为文书档案、人力资源档案、会计档案、信贷档案、基建档案、声像档案及其他专业档案。
  2011年,尼勒克县联社按照自治区档案局档案等级评定一级标准,投入276万元在健康路购置460平方米的楼盘建成档案室,投入30万元按照档案室管理标准进行装修及配置,投入28万元购置219组密集架,投入7万元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装订机、录像机、扫描仪、防磁柜、吸尘器等办公设备,增添照明线路、防光窗帘、监控探头、防盗门窗及消防器材。成立尼勒克县农村信用社陈列室及阅览室,陈列国家级、自治区级等奖牌47枚,藏书267册,为晋升自治区一级档案管理工作夯实硬件基础。
  2012年1月至3月,尼勒克县联社将2005年以前历史档案搬运至新建档案室,4月至5月奔赴全辖15个基层信用社,对2006年至2011年档案进行收集,6月至7月收集联社机关各类档案,8月至10月对所有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在联社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配备专职档案员2名,组织联社职工、党员干部、会计主管等120人次利用节假日协助档案整理,安排15名实习员工临时协助整理档案。全年共整理会计档案50501卷、科技档案129卷、实物档案43件、文书档案2905件、声像档案123张、图书资料267册。共编制案卷目录102本、归档文件目录51本,同时各门类档案目录实现了数字化检索。主要编研成果有《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尼勒克县联社全宗介绍》《尼勒克县联社大事记》《尼勒克县联社组织沿革》《尼勒克县联社发文汇集》《尼勒克县联社资料汇编》《尼勒克县联社历年经营情况专题概要》《尼勒克县联社数据分析》《尼勒克县联社档案利用情况说明》《尼勒克县联社典型事例》《尼勒克县联社扶持贷款户专题概要》等编研资料,并建立全宗卷。目前,联社档案管理工作正在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上迈进。

知识出处

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尼勒克县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全书共19章,近60万字,全面记述了尼勒克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