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扶贫贴息贷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781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扶贫贴息贷款
分类号: F426;F832;D625
页数: 3
页码: 252-254
摘要: 尼勒克县联社从2006年开始陆续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有6种,分别为蔬菜大棚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畜牧养殖贷款、专项养殖育肥牛贷款、助学贷款、妇女创业贷款。
关键词: 蔬菜大棚 财政贴息贷款 小额担保贷款 尼勒克县 妇女创业

内容

尼勒克县联社从2006年开始陆续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有6种,分别为蔬菜大棚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畜牧养殖贷款、专项养殖育肥牛贷款、助学贷款、妇女创业贷款。
  2008年,尼勒克县农业发展基金项目实施,通过小额信贷模式、机构支持项目管理模式的建设,开展创新扶贫试点,将有效的试点成果在贫困乡村推广扩展。小额信贷模式实施地点是喀拉托别乡、乌拉斯台乡、喀拉苏乡、加哈乌拉斯台乡的四个贫困重点行政村。为了更好地开展农发基金项目,创立良好的工作环境,2008年县联社购买电脑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及日常运行的电脑耗材,共计花费4.5万元。4月,在喀拉苏乡吐普辛村、乌拉斯台乡直属村、喀拉苏乡塔斯卓勒村、加哈乌拉斯台乡库斯仁村开展贫困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组织信贷知识培训2次(2008年6月、8月各一次),每次参加培训20人,重点学习各项信贷管理、操作程序等基础知识,促进信贷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信贷管理理念的转变。
  2008年4月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助理、联社党委书记王会民深入尼勒克县进行春耕生产调研时,与县委副书记张耀华等相关领导一起研究制订对尼勒克县克令乡扶贫方案,其中一项是“政府50%贴息育肥牛”扶贫方案。6月2日,自治区联社召开会议,对《对口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实施进行组织安排,成立对口扶贫工作领导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自治区联社办公室副主任王虎担任,副主任由尼勒克县联社理事长童洪顺、尼勒克县扶贫办主任王健、尼勒克县克令乡党委书记牟疆益、尼勒克县克令乡乡长吉尼斯担任,成员由尼勒克县克令乡副乡长周虎、信贷部业务经理贺劲松、计财部业务经理陶钧、办公室阿西木江及克令乡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经过会议研究决定,此次扶贫工作由尼勒克县联社具体执行,提供贴息贷款600万元,贷款的利息由尼勒克县人民政府承担50%。扶贫对象为克令乡克令村发展育肥牛、宾馆礼仪服务培训和泥瓦工培训、成立刺绣合作社等三个项目。6月至7月,为配合该项扶贫方案的顺利实施,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办公室会议纪要》文件精神,县联社依据克令乡政府提供的名单,对克令乡19户牧民发放100万元育肥牛贴息贷款。同年,县联社积极响应县政府提出在全县建立1000座蔬菜大棚的设施农业建设的号召,为蔬菜大棚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以“县政府的任务就是我们信用社的任务”为宗旨,积极投放信贷资金。支持本地农户种植大棚致富,由各乡、镇(场)组织,公务员提供担保,向全县发放大棚专项贷款,分别向镇政府、良繁场、乌赞乡、克令乡、加哈乌拉斯台乡、喀拉苏乡、科蒙乡、胡吉尔台乡、喀拉托别乡、乌拉斯台乡10个乡(镇)场,共计发放蔬菜大棚贷款370户,金额907.8万元,期限3年。
  2009年,国际农发基金项目主要完成四个乡的100名贫困人口的信用评估和建档工作,分别是喀拉托别乡、乌拉斯台乡、加哈乡、喀拉苏乡的100名贫困人口。为村级基金组织、妇女信贷小组的管理人员提供免费的信贷业务知识咨询服务。年末,尼勒克县联社发放扶贫贴息贷款788户,余额为2399万元,其中蔬菜大棚贷款351户,金额834万元;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328户,金额888万元;畜牧养殖贷款86户,金额583万元;专项养殖育肥牛贷款17户,金额90万元;助学贷款6户,金额4万元;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060户,金额2713万元;享受贴息金额153万元,其中蔬菜大棚贷款360户,金额899万元,贴息金额109万元;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586户,金额1125万元,贴息金额44万元;畜牧养殖贷款86户,金额583万元;专项养殖育肥牛贷款19户,金额100万元;助学贷款9户,金额6万元。2009年9月24日,尼勒克县人民政府将此项目贷款的50%贴息资金7.17万元划转入县联社。
  2011年,尼勒克县联社为了让更多有创业致富愿望的妇女受益,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与尼勒克县妇联共同推出“妇女创业贷款”。国家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优惠政策出台后,县乡两级妇联和联社极其重视,为进一步完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帮助妇女解决在创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鼓励妇女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与支持“三农”建设的有机结合,联社积极与当地妇联工作人员结对子,逐户上门调查妇女贷款需求和发展项目,挑选出符合条件、具有创业意愿、具备还款能力的妇女,并经过妇联审核推荐后,及时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大力推广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此项工作在全县一经推广,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需求空前旺盛,每天申请贷款的妇女络绎不绝。贷款发展项目涉及种植业、养殖业、餐饮服务、个体经商、木材加工等行业。由于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是一项惠民工程,为满足广大妇女创业的资金需求,专门设立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办理专柜,提前进行贷前调查,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尽量简化手续,多数采用小额信用贷款方式发放,对不符合小额信用贷款条件的,采用联保、抵押、第三方保证等多种方式发放,通过优质、快捷和多功能服务,赢得广大妇女的一致好评。乌赞乡农民梁仕冬拿到5万元贷款时,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万事开头难”,2011年办养猪场时,梁仕冬用“东拼西凑”的钱把猪场建了起来,但却愁于流动资金无着落,正当她遇到资金“瓶颈”彷徨无助,创业信心极度受挫时,幸福路信用社主任喻春华了解情况后及时向她伸出援助之手,专门前去她的养猪场实地察看,并引导她端正态度,为了使她的养殖技术得到全面提升,为她买来专业书籍;根据她的条件,符合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为她发放5万元贷款,为她解决了购买猪崽、饲料、设备等必要的资金缺口,使其养猪场顺利开业。什布克其村有一位农民名叫邓桂英,是一位50多岁普通的农村妇女。2011年10月在政府的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政策的扶持下,她扩建猪舍,实行自繁自养,已有300多头猪,其母种都是从外地引进的先进猪种,占地约600平方米,形成规模养殖,预计年收入可达28万元。她经营的养猪场不论是规模还是养殖设备,在村里都名列前茅,成为乌赞乡妇女创业者的先进代表和“三八红旗手”,她在自己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利用小额担保贷款扩大再生产,带动周边养殖户形成规模养殖,推动农牧业经济的发展。2011年县联社累计发放妇女创业贷款5250.65万元,1469笔。其中对城镇妇女累计发放669.5万元、农村妇女累计发放4581.15万元。2012年1月,累计发放妇女创业贷款835万元,214笔。其中对城镇妇女累计发放44万元、农村妇女累计发放791万元。当年,金融空白服务乡镇网点贷款平均余额为11423.07万元,按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可按当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贴息。年末,县联社获得自治区财政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奖励69.76万元。
  2012年,尼勒克县联社在满足“三农”贷款资金需求的前提下,积极注入“两居工程”、“妇女创业”、“下岗再就业”等民生工程信贷资金。年末累计投放下岗再就业贷款3219万元,累计投放农村妇女创业贷款3019万元,完成全县3184户“两居”农牧民的家庭经济调查,向具备贷款条件的110户农牧民按“双线贷款、双线还款”的原则,累计投放贷款365万元,累计发放农村基础设施改建贷款3000万元。民生领域信贷资金的注入,让许多牧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也扶持一大批社会失业人员、农村妇女走上发家致富之路。

知识出处

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尼勒克县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全书共19章,近60万字,全面记述了尼勒克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